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全球四大經濟體表現分化凸顯匯率失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四大經濟體出現顯著分化凸顯匯率失衡問題,不利于全球經濟健康。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應當采取更多措施重估人民幣匯率。

綜合媒體8月17日報道,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匯率波動比危機后任何時期都要大,全球四大經濟體第二季度的經濟表現出現了一些顯著分化,證明全球支出、儲蓄、匯率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全球經濟健康,這些結構性問題嚴重阻礙了有效的經濟決策。


日本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成年率僅增長0.4%,因日圓兌美元升值6.5%、兌歐元升值13.5%導致出口放緩。這意味著日本無法依靠出口來彌補消費支出的長期嚴重不足。

同樣令人失望的是美國第二季度GDP初值年比增長2.4%,在把6月貿易數據考慮在內后,終值必定會被向下修正至增長1.5%左右。上周公布的貿易報告顯示,受進口增長影響,6月份美國貿易逆差急劇擴大。

與日美情況相反,受歐元走軟推動出口大幅增長提振,德國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長9%,創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快增速。就在經濟取得強勁增長的同一個季度,歐元深陷危機。

中國GDP增長10.3%的背景是被嚴重低估的人民幣依然緊盯美元。這樣的匯率政策使得人民幣日圓貶值6.2%,也使中國正式趕超日本拿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寶座。

分析人士認為,匯率問題的重要性比全球通貨緊縮壓力、金融動蕩以及政策失當加在一起還要大。

但是,以上四個國家又都面臨內需疲軟的問題。在美國和日本,消費者需求處于極度疲軟狀態。德國和中國情況稍好,因為高儲蓄理念使消費者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小,特別是在中國,消費占GDP的比例僅有36%。

在如此形勢下,出口重要性被相應提升,在內需不足的情況下支撐經濟增長。分析人士稱,由于每個經濟體的內部市場都很虛弱,因此實現這一目的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奪走海外市場中本地生產商的份額,而讓貨幣貶值是最快的途徑。

分析人士稱,在匯率自由浮動的理想世界,這樣的機會會迅速消失,因為匯率會不斷調整以反映經濟基本面。但有四項失真了的因素起到了反作用,推動匯率朝著長久被低估或高估的方向運行。

第一項因素是低收益率的日圓所扮演的融資貨幣角色及其與第二項因素──金融動蕩存在的關聯。當全球市場受到像上季度歐元危機這樣的事件沖擊時,不顧接近零的回報和日本政府的債臺高筑,投資者蜂擁買進日圓“避險”。

第三項因素是美元扮演的全球儲備貨幣角色,令其在美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依舊受到投資者熱捧。而這一因素的影響因為第四項因素得到加強:中國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

分析人士表示,“我們對糾正前三項失真沒有太多辦法,但第四項因素是我們能夠而且應該去改變的。中國應當采取更多措施合理重估人民幣匯率。隨著美元兌歐元再度攀升、日圓漲至15年高點,一個失衡的世界已經無法承受這樣的失真繼續發展下去。”

(徐明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