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稱美司法部與科技企業接近達成雇用調查協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消息人士稱美司法部與科技企業的雇用調查和解談判已近尾聲,但結果仍有變數,和解旨在避免有關這些企業是否存在“互不挖角”協議這一問題訴諸法庭。
綜合媒體9月17日報道,美國數家大型科技公司正與美國司法部進行深入談判,以避免有關它們是否同意不互挖員工以串通壓低工資這一問題訴諸法庭。
據知情人士稱,包括谷歌(Google Inc.)、蘋果(Apple Inc.)、英特爾(Intel Corp.)、Adobe Systems Inc.、Intuit Inc.、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 Co.)旗下皮克斯動畫(Pixar Animation)等公司已同政府進入談判最后最后階段。
但知情人士表示談判仍有變數,一些企業愿意通過和解以避免反壟斷案,另一些則不太愿意。如果談判停滯,雙方可能對簿法庭以判定此類在美國各經濟部門中均存在的協議是否合法。
不過,雙方仍有很強意愿就這一潛在民事案件達成和解以免進入法庭程序。
司法部將需讓法庭相信,不僅此類協議不存在,而且員工也未因此受到嚴重損害。
這些企業可能不想在法庭上碰運氣。如果政府獲勝,這將為大量私人起訴打開閘門、甚至員工會采取集體訴訟。達成和解將使司法部停止這一做法,企業亦無需承認任何違法行為。
谷歌、蘋果、英特爾、Adobe和Intuit發言人均拒絕置評。皮克斯未立即就此置評。
司法部對雇用做法的調查可能不僅限于硅谷。
據知情人士稱,司法部在其長達1年多的調查過程中已在其他行業找到此類協議存在的證據。
因此,與科技企業達成和解或對簿法庭將有助于決定其他行業中哪類協議可以接受。
爭議焦點在于,企業對那些能幫助有價值員工增加報酬的獵頭行為的限制程度應是多少。
這些企業向政府表示“互不挖角”協議與反競爭無關。企業表示,如果它們要在最終有益于消費者的關鍵創新上合作,它們就須向彼此保證不會引誘彼此明星員工。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禁止此類協議可能傷害硅谷的開放、合作模式。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教授魯賓(Paul Rubin)表示:“起訴可能減少創新,企業會擔心暴露員工情況。”
知情人士表示,在司法部看來,此類協議等同于企業限制人才競爭,這會限制員工獲得最好工作和薪水的能力。
政府可能認為,企業達成此類協議是為了固定勞動力價格,這與價格操縱或串通投標同樣有害,這自然有違反壟斷法。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法學教授瓦萊(Spencer Waller)表示:“自由市場經濟中,最好的人將獲得最好的職位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回報。如果政府有事實依據,這些協議表明人才市場正為企業勾結行為壓制。”
知情人士表示,這些在查協議范圍和細節不一。在與司法部交談中,一些企業堅稱他們沒有不雇傭彼此員工的協議,只有不去“突然拜訪”("cold-call",獵頭挖人方式之一)彼此員工的協議。
不過知情人士表示,司法部認為“突然拜訪”是硅谷人員受雇的一條重要途徑。即使員工最終沒有未動,雇主也需經常改善報酬及條件以留住員工。
在經過1年多調查后,司法部反壟斷部司已經判定,許多此類協議已對員工獲得更好職位以改善條件的能力造成傷害。
但一些反壟斷律師認為,要在法庭上證明這一點可能有些棘手。
知情人士稱,調查期間十幾家企業受到司法部問詢,其中包括雅虎(Yahoo Inc.)、基因科技公司(Genentech Inc.,下稱Genentech)、互聯網媒體集團(InterActive Corp.,下稱IAC)等。
不過,一些企業表示它們不在政府目標之列。IBM發言人表示:“在經過徹底調查后,(司法部)反壟斷司已告知IMB其不會對IBM進行立案。”
微軟(Microsoft Corp.)也表示其不再是調查目標。Genentech發言人表示,司法部已解除其保持相關信息的義務。
雅虎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完全配合調查并認為自身回應已經充分。IAC未就此置評。
(刁力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