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農行招股意向書17日發布,銀行業即將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17 10:28


農行招股意向書今日發布,歷時近7年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即將收官。在挑戰與機遇交織的今天,中國銀行業開始站在新的起跑線上。

2000年前后,四大銀行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不佳,西方評級機構紛紛拋出“巨額壞賬已經引致四大國有銀行技術性破產”、“沒有人知道中國距出現全面的國內銀行危機還有多遠”等論斷。


2003年,中國銀行、建設銀行(601939)作為試點,運用國家外匯儲備等補充資本金進行股份制改革。從2003年開始,國有商業銀行沿著財務重組、成立股份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海內外公開上市的路徑,實施股份制改革。

事實證明,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是30多年來銀行改革史上的重大突破。股改上市使幾大國有商業銀行脫胎換骨,從根本上改變了銀行業的整體面貌:上市銀行資本實力顯著增強,經營基礎和盈利能力長足進步,品牌價值和公信力顯著提高。

財務報表顯示,四大行的稅后利潤從2003年的-32億元提高至2009年的逾3800億元,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2009年末,工行(601398)、中行(601988)、建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52%、1.50%,農行為2.91%,不良率持續下降,資產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投資者分享了銀行業成長帶來的紅利。工、中、建三大行自上市以來,每年分紅率持續保持在45%-60%的水平。以工商銀行(601398)為例,上市4年累計分紅1617億元,居10年來內地上市公司累計分紅榜的榜首,并以超過400億元成為年均分紅額冠軍。

穩健的銀行業,是中國經濟穩定的基石。在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演化成全球經濟危機的過程中,正是由于中國銀行業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避免了發達國家由金融去杠桿化引發的需求不足導致實體經濟衰退這一危機鏈條的傳遞。與此同時,銀行業成為我國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先行軍,通過向實體經濟大量注入流動性,及時遏制了經濟增速下滑,使中國經濟在全球衰退的陰霾中大放異彩。

由于自身所處農村金融領域的特殊性、復雜性,農行股改在四大行中最后進行。按照“面向 三農’、商業運作、整體改制、擇機上市”十六字方針,農行成立三農事業部制,服務“三農”的金融難題得到正解。隨著新農村建設、農村城鎮化縱深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壯大,縣域新型工業化蓬勃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穩步增加,今后外部環境對發展“三農”和縣域金融市場有利。農行上市,將使得投資者能夠分享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成果。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雜,物價上漲、經濟增速下滑乃至局部二次探底的風險同時存在。在經歷了兩年信貸快速增長之后,中國銀行業雖然積累了豐厚的“家底”,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產貸款蘊含的風險也為銀行業的經營和風控帶來新的挑戰。

銀行業即將開始一次全新的轉型,這同樣是一場復雜而艱巨的變革。在國內業務中,經濟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與產業升級、經濟走向節能環保之路,要求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發生相應調整;在全球業務中,銀行業亟須利用后發優勢加快創新,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同時要避免重蹈海外銀行危機的覆轍。挑戰重重,機遇重重。銀行業的發展,再次牽動著中國經濟的走向。

站在新的起點上,銀行業將通過不斷創新、完善治理、穩健經營,實現業務轉型,持續奉獻和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盛宴。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