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工業增加值漲兩成 推升三大行業市場估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其中,交通運輸設備、通信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增長較快,推升三大行業市場估值。
據證券日報3月15日報道,日前,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6.9個百分點,39個大類行業中有38個行業保持同比增長。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3.7%,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6.4%,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5.1%等行業增長較快。與其密切相關的行業開始受到投資者關注,各大券商對上述行業的后市展望如何看待?
交通運輸 投資機會猶在
東興證券認為,2010年1月12日-3月5日,上證綜指上漲-7.42%,交運板塊上漲0.41%,跑贏市場7.8個百分點。細分板塊來看,以航空、公路表現最為搶眼,而航運股表現較弱,是唯一跑輸上證綜指的行業。其中,航空板塊上漲12.82%,分別跑贏上證綜指、行業指數20個、12.4個百分點;公路板塊上漲7.75%,分別跑贏上證綜指、行業指數15個、7.3個百分點;航運板塊上漲-9.19%,分別跑輸上證綜指和行業指數1.8個、9.6個百分點。同時,從上證綜指和交運指數比值來看,一季度亦伴隨著交運股大幅度跑贏市場指數而快速提升。
2010年上半年具備業績超預期增長的潛質,源于三點:其一,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2季度,行業低點特征顯著。數據統計顯示,2009年二季度車流量和收入數據均處于行業的相對低點,多數路段車流量和收入呈現出大幅度負增長局面;而2009年一季度數據雖然好于二季度谷底數據的情況,但若考慮到2009年一季度受春節和2008年雪災的影響較大,其數據并不是十分理想。較低基數下,2010年上半年業務量較高增長可以期待。其實,從2010年1月份數據來看,贛粵高速(600269)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楚天高速(600035)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9%、深高速(600548)收入同比增長更是超過30%,均體現出了較低基數對2010年數據的正面影響。
其二,汽車保有量,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的爆發式增長,對2010年上半年行業增長有保障。2010年在汽車優惠政策下,中國新增汽車銷售量1362萬輛,同比增長46%,使得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6460萬輛,同比增長26.7%,這一爆發式的車輛增長對高速公路業務需求形成了強烈的支撐。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從月度數據看,2009年自3月份起,汽車銷售量持續走高,這種方式對2010年車流量的累加效應值得期待。
其三,公路行業往往于經濟復蘇的后半段真正受益,使得2010年上半年增長更有保障。中國本輪經濟復蘇起步于2009年二季度,但從公路貨運量及上市公司披露的流量、收入數據來看,其真正意義上的復蘇起步于9月份,大致落后一個季度。作為內需型、半公共產品,公路消費啟動往往受益于經濟復蘇的后半段,這使得2010年上半年行業仍將較快受益于經濟復蘇。
通信 需求旺盛打開超預期增長空間
國信證券認為,通信板塊哪些公司2010/2011年將確定性、超預期增長?2009年多家通信設備公司業績的超預期增長,推動股價漲幅超100%.2010年我們希望尋找到10/11年確定性、超預期增長的公司。在“估值相對合理時”介入,有望獲得超越行業的超額收益與絕對漲幅。我們認為:近期上市的7家“超募者”將是“確定性、超預期”增長的主力軍。
IPO超募:超募者有望確定性、超預期增長。近期IPO的7家通信設備公司普遍超募,部分大幅超募(超募比例在70%-480%)。目前市場對其增長預期主要基于IPO定價時的計劃募集資金。國信證券認為:超募資金將通過四條途徑推動超募者實現確定性、超預期增長。
行業需求景氣是實現“超募者超預期增長”的必要條件。7家超募公司普遍處于需求旺盛、行業集中度較低、有望持續增長的“后3G”子行業。未來超募者有望憑借其資產大幅提升的優勢,以及目前處于低位的基數,實現確定性、超預期的持續增長。在過去的兩年中,上市的重點公司中,三維通信(002115)、新海宜(002089)是借助資本市場力量,迅速擴大自身規模,大幅提升行業地位的典型代表。三維通信于2007年2月上市,2008年便實現收入翻番。公司2009年2月增發融資后,當年收入規模進一步上升至8.2億元。新海宜于2006年11月上市,當年收入僅為1.6億元,上市后連續三年業績高速增長,2009年收入已增長至4.4億元。建議關注鍵橋通信、華星創業(300025)、梅泰諾(300038)、神州泰岳(300002)。
新能源 電動汽車驅動鋰離子電池產業
汽車的電動化趨勢在所難免。汽車消費作為社會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在總量上加以控制是不現實的。人們只有通過技術探索,尋找替代能源,降低排放,才能緩解汽車需求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純電動汽車效率可以達到普通汽油汽車的3.9倍,CO2排放可以減少2/3左右;混合動力汽車可以達到普通汽油汽車的1.7倍,CO2排放可以減少1/2左右。在可以預見的技術條件下,汽車的電動化趨勢在所難免。
電動汽車的電力驅動系統主要組成為:動力電池(包括電池管理系統、充電系統)、逆變器、驅動電機(包括電機調速控制系統)。電池技術的進步有賴于材料科學等基礎學科的進步,技術突破難度大,但是電動汽車的推廣卻有賴于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鋰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約為鎳氫電池的1.5-2.5倍,為鉛酸蓄電池的3-5倍,自放電指標顯著優于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將成為電動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技術路線,因此我們在電動汽車的第一個專題報告中重點討論鋰離子電池。
2020年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有望下降到與傳統汽車相當。目前電動汽車用快充動力鋰離子電池價格在$1600/kwh左右,普通動力鋰離子電池價格在$500/kwh,按照目前美國汽油和電力的價格趨勢,在汽車的整個使用周期內,100km續航能力的快充動力鋰離子電池電動車使用成本比性能相當的汽油內燃發動機汽車高25%.一旦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到$200-300/kwh,電動車使用成本將與傳統汽車相當。根據預測,在各國相關政策的鼓勵下,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需求接近50Gwh,快充電池成本2020年有望下降到$400-500/kwh,普通動力電池價格能下降到$200-300/kwh.
電動汽車的推廣將帶動下游原材料需求增長。鋰離子電池四種主要的原材料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正極由于材料的不同,約占制造成本的30~40%,負極材料約占15~20%,隔膜占15~20%,電解液占5~10%,其他成本占25%左右。預計中國電(600795)動汽車2020年約占汽車總銷量的5.4%,PHEV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組成部分,2020年約占汽車總銷量的4.5%.2020年電動汽車將達到132.9萬輛,其中HEV、PHEV、EV分別為13.5、109.5、9.8萬輛。按照我們的模型,2010-2015年電動汽車對正極材料的需求分別為347、970、1781、3507、5584、9432噸;其中對磷酸鐵鋰的需求分別為31、165、563、1551、3084、6123噸。2010-2015年電動汽車對負極材料的需求分別為162、434、740、1358、2025、3216噸,對電解液的需求分別為135、362、616、1131、1687、2680噸,對隔膜的需求分別為2429、6513、11094、20363、30368、48234平方米。基于對公司核心技術的理解,推薦有望在正極材料技術上勝出的杉杉股份(600884)和六氟磷酸鋰制造可能取得突破的江蘇國泰(002091)。
(袁甲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