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前三季新增收入難改利潤下降頹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9月份13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凈利潤約22億,環比下降40%
本報訊 盡管二級市場上券商板塊近期表現風光,然而,其前三季度業績并不如人意。13家上市券商業績數據顯示,盡管有創業板帶來承銷保薦收入以及兩融、股指期貨帶來新增利潤,但在傭金戰白熱化背景下,證券公司前三季度整體盈利水平卻今非昔比。
券商盈利今非昔比
截至昨日,14家成功登陸A股市場的證券公司已有13家公布了9月份的經營數據。結合這些公司此前公布的月度經營數據和半年報,可算出13家上市券商今年前9個月的業績。
證券時報統計數據顯示,具有可比口徑的9家上市券商中,有8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出現下滑,降幅為兩位數的有7家,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高達50.46%;唯一正增長的宏源證券業績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長了22.62%。而不具備同比口徑的另4家證券公司,今年前9個月的凈利潤與去年凈利潤額的四分之三相比,也相差甚遠。
與此同時,上述13家上市券商今年9月份合計實現凈利潤約22億元,較8月份的36.17億元下降40%。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投行IPO保薦承銷收入單月一次性計算,可能導致某些公司的數據兩個月之間不具可比性,但整體上仍可反映出證券行業8、9月盈利能力處于下降通道。
經紀業務下滑抵消新增利潤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前三季度證券公司業績出現上述幅度下滑尚在正常范圍內。因為經紀業務仍是國內證券公司主要利潤來源,創業板帶來的投行收入、兩融和股指期貨等業務新增利潤已被經紀業務下滑所抵消。
李大霄介紹,今年證券公司經紀業務下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股市低迷導致成交額下降,從而影響券商交易傭金收入;二是傭金價格戰導致傭金費水平下降。“前者同比下滑幅度在10%左右,后者下滑幅度則在20%,兩個因素疊加,券商前三季度經紀業務下滑總量極有可能超過新增收入。”
數據顯示,今年券商投行收入頗具亮點:今年前三季度,65家券商主承銷融資項目融資規模達到10012.14億元,同比增28%。其中,承銷IPO項目融資額達3845.16億元,占到總承銷額的38%,并取得IPO承銷收入117.48億元。
李大霄還認為,盡管今年投行業務是券商一項不錯的收入進項,但對券商營業收入的貢獻占比仍然偏低。而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業務剛剛起步,利潤貢獻尚小。此外,由于行情不景氣,今年前三季度不少券商自營出現虧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抵了券商新增利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