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后市尚難判斷 暫且不要躁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承接周一放量大漲,大盤周二略有高開,全天大部分時間在消化獲利籌碼,并出現了近期罕見的窄幅波動,上證指數收市報2927.08點,漲0.14%,并且是自11月中旬急跌以來首度出現連續三日升勢;深證成指收市報12926.62點,漲0.17%。兩市全日共成交2860億元,較前天略為收窄。中小板表現較強。板塊來看,水泥建材、農業表現突出,漲價因素成為主要推動力。

利率不變被視為利好

11月份CPI同比超預期,當月新增貸款超預期,M2增速繼續反彈也是超預期的。央行一月內三提準備金率。維持利率不變被解讀為利好,股市借機大幅反彈,但后期政策的不明朗,也使股市欲漲還跌,彷徨、迷茫。

2008年的金融危機改變了我國原有的經濟周期,經過2006年、2007年的高速增長后,2008年本來就是一個調整年,當時定調從緊貨幣政策,信貸規模嚴格控制,M2增速調頭向下,根據兩年收緊貨幣的歷史規律,2009年也應該是信貸增速較低的年份,但金融危機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常規,2009年和2010年信貸投放規模較常規至少多了10萬億元。而GDP的增長并沒有因為多投放10萬億元而高于以往的增速,很明顯,多增的信貸并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虛擬經濟,如樓市、股市,各種投資市場,甚至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經過炒作,財富效應出現,老百姓手中存款貶值,又紛紛進入各類投資市場,2010年來M1的增速長期高于M2增速,或許就是很好的注解。


2010年股市就是在忐忑不安和躁動中過來的,不安的源頭就是擔心收緊信貸,收回過剩流動性,2010年4、5月份的大幅調整就是這種情緒的一次集中宣泄,M2增速也下降到18%以下,其后月份隨著M2的小幅反彈,不安情緒緩解,股市資金異常活躍,各類題材備受追捧,資本的逐利本性暴露無遺。

目前不宜盲目躁動

歷史常規已經被打破,因此沿用歷史經驗來判斷股市就可能出錯。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不同時段,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的投資和信貸投放可以與2009年“媲美”,從1993年5月開始,幾乎到1998年才基本消化,而當時的調整政策卻是暴風驟雨,指向非常明確;當前,流動性過剩、通脹加劇似曾相識,但政策朦朧,老百姓猶豫中難以決策,既顧慮政策收緊,又擔憂存款貶值。當然,這或許正是調控的藝術,老百姓霧里看花,管理層可能早已成竹在胸。就拿12月10日的走勢來講,由于擔憂周末出臺重磅調控政策而低開,但其后穩步推高,資金流入明顯,誰又能保證沒有“高人”已提前知曉而放心介入了呢。歷史當然不會簡單重復,即使大家都知道了收回流動性的必然性,但是收回的方式、節奏、程度卻是復雜多變的,效果也不一樣,對股市的影響也有很大差異,如當前頻用數量型工具,準備金率已破2008年高點,但11月份的信貸并沒有放緩,影響到股市中的資金或許時間更長。

理性的判斷,由于去年基數的原因,加上11月下旬農產品價格略有回落,11月CPI同比高達5.1%后,2011年2月份前的CPI同比或有回落,當前不加息,CPI再度攀高前更沒有理由加息,但央行已不按常理“出牌”,或許幾天后就加息了,投資者有了這個預期后,忐忑的心情可能更緊了,接下來的股市也還是彷徨徘徊,一步一回頭。

這個時候卻是最考驗投資者的了,忐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躁動、盲動可能帶來滅頂之災,目前機構倉位偏高,部分個股極具“莊股”特征,價格虛高,若經不住誘惑,高位接盤,可能帶來比存款貶值更大的損失。躁動,一定要靠理性來戰勝,惟如此,方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