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支持文化出口,華誼中影入圍大名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美國,電影出口產值僅僅次于航空業;而在日本,動漫出口超過了鋼鐵,可見“文化產業”擁有龐大的出口增長潛力。在本輪外貿結構調整過程中,中國的“文化出口”似乎到了發力時刻。
前天,商務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四部委公布了2009~2010年度211家獲得政府支持出口的文化產業,企業囊括中影、華誼等在內的電影制作公司;知名出版社如中華書局、外研社;大型報業集團如人民日報社;以及包括保利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在內的文藝演出機構等等。
在公示支持企業的這份公告中,四部委稱該舉“為培育我國文化產業骨干企業,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追溯此次設立名單的政策背景,2007年商務部就曾經會同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等有關部門制定了《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根據《指導目錄》,經地方和有關單位推薦,商務部會同有關部委每兩年發布一次《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錄》和《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今年是第二次發布,共評選出包括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在內的211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225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我們中國文化對國際的吸引力現在越來越大,所以我認為出口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時機到了。”前天,浙江中南集團卡通影視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理沈玉良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南卡通是獲支持名單中的一家企業。沈玉良還對本報表示,金融危機在沖擊制造業出口的同時,文化出口卻沒有受到什么影響,2009年度,該集團的動漫出口增長了30%以上。
而河南省商務廳的一位官員前天也對本報表示,文化產業的出口增量不可小視,中國的出口雖然在印象中是加工貿易,但是商務部對于從事文化產業企業進行過調研,判斷已經逐步形成了出口規模。
據本報了解,對企業而言,政府的支持屬于“導向型”,即企業可以獲得少量的資金補助,但更大的意義在于政府表面中國鼓勵“出口文化”的姿態。
事實上,文化產業的范圍比較寬泛,以電影產業為例,政府參與推動的舉措近年愈發明顯,在過去的2009年,廣電總局曾大力實施“中國優秀影視劇海外推廣工程”,采取合資合拍、節目交流、以進帶出等多種方式,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最新的統計顯示,2004年國產影片海外收入11億元人民幣,2008年增長到25.28億元,版權銷售和海外票房比2007年增長了25%。
其他產業比如動漫、文化產品制作、雜技、芭蕾等演藝市場化程度比較高,近年企業已經陸陸續續自主開拓國外市場。沈玉良表示,2006年前后陸陸續續出現動漫產業規模性出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