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美匯率戰打響 中方見招拆招留底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以來,圍繞“人民幣匯率是否應該升值”問題,中美之間爆發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爭論,英國、歐盟、聯合國貿發會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均卷入其中。
中期選舉逼奧巴馬表姿態
年初因為美國認為中國崛起已對美國霸主地位構成壓力,迫使人民幣升值成為遏制中國戰略的一部分。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威脅到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的地位;2010年11月份,美國即將舉行中期選舉,在這種壓力下,奧巴馬不得不急切的表現出姿態,以此穩住民主黨議員對他的支持。如果在11月之前奧巴馬不能使其民意支持度上升的話,連民主黨都會拋棄他,奧巴馬今后也就難以有大的作為。出于政治目的,奧巴馬也只好打出人民幣這張牌。促使人民幣升值、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對奧巴馬來說,壓迫人民幣升值的實際效果或許并不是最重要,但這樣的一種姿態則更為重要。
聽證會上蓋特納逞口舌
北京時間9月15日22點30分,為期兩天的美國國會眾議院籌委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聽證會舉行。此次聽證會將著重討論兩方面問題:一、中國是否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二、是否應該針對中國出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并判斷這種政策對全球復蘇和對美國就業造成的影響。
6月,中國官員表示他們允許人民幣匯率更為靈活,以回應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匯率的關注。不過此后至今人民幣僅溫和上行,這遭致美國政府新一輪抗議。蓋特納在其講話中表示,美國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下稱IMF)評估意見,即人民幣“嚴重低估”。
蓋特納在為16日參議院銀行委員會(Banking Committee)聽證會準備的證詞中表示:“與中國諸多貿易伙伴相同,我們對人民幣升值步伐過慢及幅度過于有限表示關切。我們將考慮美國可用何種措施及多邊途經組合來幫助鼓勵中國當局加快行動。”其表示:“我們對中國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利益的負面影響表示深度關切,我們將采取仔細規劃且具針對性的途徑來處理這些問題。”
針對來自國會和一些工會越來越大的壓力,奧巴馬政府改變了對人民幣匯率較為謹慎的態度,公開對人民幣“升值過慢”表示不滿。9月10日,蓋特納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及對于人民幣政策的進展是否滿意時,他答道“當然不滿意”。他說:“中國在6月采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表明他們準備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反映市場驅動力。但是他們做的非常非常少,人民幣升值進展很慢。我認為中國意識到,需要允許人民幣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持續上升,這對我們很重要,我認為對中國也很重要。”
匯率問題政治化 人民幣成為“替罪羊”
美國失業率一直在9%左右徘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新任首席經濟顧問古爾斯比12日表示,美國的失業率將“持續居高不下”,預期失業率“不會很快放緩。”
在11月中期選舉即將來臨之際,難道目前執政的民主黨承認刺激經濟不力?或是過去執政的共和黨承認自己一直在推行錯誤的經濟政策?奧巴馬政府如今找到了一個簡單的“替罪羊”,那就是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正迅速成為美國選舉年的焦點問題,美國選民對于本國經濟持續疲軟以及失業率居高不下大為光火。很多立法者及其所代表的選民將這一切歸咎于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包括人民幣匯率政策。
7月的美國財政部《關于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的半年度報告》,并沒有將中國稱為“匯率操縱國”。現在,11月中期選舉的選戰如火如荼,又一波強壓人民幣匯率迅速升值的風暴逐漸又達到高潮。“此次美國國會是‘玩真的’”、“可能將會通過相關‘雙反關稅’法案”的說法如今甚囂塵上。
美國政府玩火自焚 中方見招拆招留底牌
15日央行行長助理李東榮表示,要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防范異常資金流出入,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中國第二次匯改以來,央行官員幾度重申,要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似乎可以看做釋出的善意。
6月19日我國政府宣布繼續推進匯率改革時強調,人民幣繼續匯改的一大核心就是增強人民幣的匯率彈性。由盯住單一貨幣轉向一籃子貨幣的具體做法,使得人民幣與美元間的聯系將不再像以往那么緊密。因此,在對美元寬幅震蕩的同時,近期人民幣對日元、歐元等其他主要非美貨幣匯率,也同樣展現出主動增強匯率彈性的特征。
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也是表現出善意姿態,想讓美國別那么咄咄逼人。然而,中期選舉燒暈了奧巴馬的頭腦,奧巴馬政府頻出昏招。中國二次匯改之后,8月9日至9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由6.7685降到6.8126,期間最高下降441個基點,這就是“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實質。人民幣可以升值,也同時可以貶值的。央行在匯改聲明中指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但人民幣本就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何來市場供求呢?如果人民幣兌換是受到嚴格管制的,人民幣就不存在真正的市場供求。
中國手里還握有另外一張牌,足可以絕殺奧巴馬。那就是中國所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美國債務時鐘”網站數據顯示,美國的國債已突破13萬億美元,逼近其GDP的90%。如今美國龐大的債務問題已經成為市場虎視眈眈的目標,之所以未發生類似歐洲的債務危機,中國和日本對美國國債的長期支持功不可沒。一旦美國繼續挑釁,中國適當加大拋售美國國債的力度,恐怕奧巴馬政府氣焰立刻就會消失了。當然,國債殺手锏不能隨便使用,在拋售美國國債的同時,中國的美元資產也將貶值,但保持這種威懾力是需要的。
(崔凱 撰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