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直人坐穩相位 經濟前路多險阻
鉅亨網新聞中心
備受矚目的9月14日日本民主黨黨內選舉結果終于揭曉,最終現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在黨魁競選中擊敗了他的對手小澤一郎成功連任,同時也令其已滿三個月的首相一職得以延續。這對于近年來日本混亂動蕩的政壇來說是個利好,同時也可以令菅直人政府騰出手來主要應對目前的經濟問題并制定中長期的經濟政策等,不過在整體經濟復蘇步伐明顯放緩、通縮的長期困擾、就業市場形勢仍然嚴峻、國內需求依舊不足、日圓持續走強和身背巨額債務等背景下,菅直人要解決以上問題明顯存在不小壓力,更別說同時還要解決黨內矛盾和對外關系等,因此,未來菅直人將任重而道遠。
具體來看,菅直人在只向黨員開放的民主黨黨魁競選中獲得721票支持,以壓倒性優勢獲勝,而小澤一郎在選舉中僅獲得491票支持。此外,菅直人在民意調查中也獲得了公眾壓倒性支持,而民意一致顯示,由于小澤自己的政治資金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因此沒有資格來領導民主黨,更沒有資格領導日本,所以菅直人的連任顯得更是順理成章。
日本在過去四年內五易“主帥”,而即便民主黨一年前首次上臺執政,至今也出現兩位首相,因此選舉結果無疑給日本政壇注入了一針“穩定劑”,這同時對于領導班子制定中長期的經濟規劃提供保障。菅直人眼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努力使正在明顯放緩的經濟復蘇步伐重新走上正道,而這令對于如何解決該國的通縮問題、就業問題、內需問題、日圓問題、債務問題等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首先來看通縮問題,廣義上來看造成通縮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大于需,從而造成物價下滑,進而令生產商擴大生產的意愿下降,這無疑是經濟增長的“攔路虎”。而具體來看,實際上日本的供應方面還算基本正常,而問題就出在需求方面,由于在1990年日本泡沫破滅后,該國經濟經歷了十多年的低迷和陣痛,而在即將走出這場資產負債表式的衰退后又碰到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及由此發生的嚴重經濟衰退,這令原本逐漸起色的日本經濟再遭沖擊。隨著固定資產價格的持續下跌,企業為了修復資產負債表繼續避免去盲目擴大生產,這無疑令就業市場陷入低迷,而原本因經濟衰退而失業的人們更難找到工作,國內家庭消費因為還債壓力而紛紛避免不必要的開支,即便有多余的錢也用于儲蓄,這就是目前日本國內內需不足的原因所在,從而造成了日本經濟的特征:長時期身陷通貨緊縮。
從上不難看出,如果要解決通縮問題,那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和內需問題,而一旦通縮問題得到解決,其他兩個問題也都已經不復存在,因此,這就是菅直人連任后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從菅直人競選前推出的一份約11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來看,他已經意識到為保持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光靠出口來拉動只能是暫時的,尤其對外出口還受到很多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影響,因此及早地刺激國內需求并為就業市場提供支撐等,才能將經濟從根本上拉出通縮。而該份覆蓋眾多領域的經濟刺激計劃包括支持就業、消費支出以及國內企業投資的一系列激勵政策和制度改革,就已經表明了菅直人的這一立場,不過由于該計劃規模相對較小,因此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便成為他連任后需要重點考慮的。
只要近期日本經濟復蘇步伐的放緩進一步延續,那菅直人政府的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便很可能會符合時宜的推出,而其內容可視為11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的升級版,進一步對就業、消費、投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增加政府開支來彌補內需的不足,從而達到平衡以支持GDP的穩定增長。不過,從菅直人已經上任三個月的表現來看他對于所實施的措施都顯得較為謹慎,因此即便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出臺但規模也不會太過于龐大到遠超市場預期,而菅直人政府通過擴大政府開支對于經濟的刺激或將到經濟真正復蘇后才會停止。
其次來看日圓問題,日圓匯率的持續走強會削弱日本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降低以日圓計算的國際貿易收益,而日圓的強勢最終也將威脅日本這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復蘇,最新的數據顯示日本出口增幅放緩趨勢已經持續5個月。雖然長期而言,匯率走強有利有弊,其中一點可以有助于降低進口成本進而惠及諸多日本企業并使消費者能以更低價格購買外國產品,但這對于長期身陷通縮的日本經濟來說,原本國內需求就明顯不足,因此即便日圓走強但真正帶來的實惠恐怕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且短期的大幅變動會對經濟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特別強勢日圓在破壞日本作為出口依賴型經濟體的競爭力的同時,還可能導致日本制造業逃往低成本國家以趕上海外競爭對手,從而令部分國內產業被掏空,這無疑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菅直人政府盡管在此前對于日圓匯率問題上顯得較為偏軟,“口頭干預”較多,而實際作為有限,但一旦日圓的強勢達到政府所能容忍的“底線”,那菅直人政府便很有可能會被迫單獨入市干預。而這也是無奈之舉,因在進一步放寬貨幣環境、出臺新經濟政策、高層頻頻“口頭干預”對于日圓走強均“無效”后,為保護經濟不被日圓走強所傷,日央行只能選擇在日圓匯率達到其所能容忍的“底線”前自04年開始的6年后再度出手干預匯市。
再次來看債務問題,隨著政府的不斷擴大財政開支,其所背負的債務勢必將也會與日俱增,除此之外,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也令政府對于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不斷增加,這無疑是日本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一個巨大不穩定因素。而日本主權信用評級的健康狀況目前也因該國巨額的公共赤字而承壓,如果日本政府不采取積極有效舉措來改善本國公共財政狀況,那日本主權信用評級將繼續惡化,目前標普已表示無法將日本AA級的主權信用評級前景自“負面”提高至“穩定”。雖然債務問題從近階段來看還并不是政府所要處理的主要矛盾,但長期來看巨額債務問題遲早會上升到主要矛盾,特別目前日本的公共債務已經兩倍于國內生產總值,因此及早的未雨綢繆才是避免到時候難以收拾“債務爛攤”的關鍵,當然前提是不妨礙經濟的持續穩定復蘇。
如果在菅直人任期內經濟不出現二次探底,那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政府在控制債務方面或將作出一定的努力,如砍掉浪費的不必要政府開支項目、保持財政紀律、在某些“非良性”行業開始提升稅收、并對于消費稅率輕微的增加等,即通過縮減開支并增加稅收來達到抑制債務規模繼續擴大的目的,但前提是經濟已經可以脫離政府增加開支的支持而自行復蘇。日本民主黨此前也做出過相類似的政策承諾,如政府將在未來縮減不必要的開支,提議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費,計劃將銷售稅率提升5個百分點以應對快速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福利開支不斷增加等等。不過對于這些承諾的何時兌現及兌現程度才是重中之重,而執政者一旦稍有失誤,就可能遭到選民的“懲罰”,經濟也很有可能再度陷入低迷。
(都穎琪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