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棉價進入高警戒區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價格進入高警戒區域
  
在節后兩個漲停之后,棉花市場調控之聲不絕于耳,其中包括農發行資金暫時停貸、取消進口棉配額放開進口、召集會議嚴打投機、收購新疆棉低價向紡企銷售等等。經歷了節后兩個交易日暴漲之后,鄭棉市場展開寬幅波動,成交量再次創出歷史新高,日內換手頻繁。
  
10月13日上午,中國棉花協會召開形勢會商會,有關部門及涉棉企業40余家單位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14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棉花宏觀調控聯席會議,進一步分析形勢,研究穩定棉花市場的措施。會議決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將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到實處,按照各自分工,聯合出手,整頓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惡意炒作、摻雜使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監控重點企業,嚴查違規行為,同時做好其他調控預案。
  
比較以往的內容,此次會議傳達的信息相對更為籠統,很少提及利用儲備棉,或者增發配額等調控市場的字眼,凸現了政策層面的謹慎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要詳細分析消息的真偽,不要忽略棉花的供需背景,以及目前整個商品市場的投資氛圍。
  
二、供需基本面本不可忽視
  
1.中國產量及供應問題
  
最新數據方面,10月14日中棉協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9月底,預計全國棉花產量664萬噸,同口徑比較減少2.3%。農業部、統計局等部門調查數據顯示,棉花產量同口徑比較,下降幅度在4%左右。按此推算,國家統計局口徑,今年產量可能在616萬噸附近,與我們之前預估的600萬噸相對接近。
  
一方面,一些媒體開始對今年的產量不斷調低,加大了市場各方對后期產量的擔憂,也印證了此前披露的一些不負責任的數據;另一方面,如果今年產量的確在600萬噸左右,勢必加大本年度后期資源的緊張預期。在目前國家管控棉花市場階段,行情有調整的需求,但后期呢?如果調控資源短缺,國際資源到時補充能力不足,問題就大了。
  
2.美棉提前簽約銷售
  
今年美棉出口有望創出2006/2007年度以來的新高紀錄,達到337萬噸(最新10月份USDA預估),而且有兩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其一,出口提前銷售速度很多年少見。從目前來看,美棉簽約量已經超過200萬噸,且均處在高位,但中國簽約量比例仍停留在35%左右,這不符合本年度中國進口量的特點,以此推斷,中國后期進口量加大不可避免。而對于簽約如此迅速的美棉市場,價格后期走低概率不會太大。同時,對于美棉期貨而言,所受到的套保壓力也大幅降低。其二,美棉本年度出口大增。本年度美棉增產50%達到410萬噸,但前兩年產量縮減,引發期末庫存大幅降低,嚴重影響本年度末庫存水平。不僅美國市場如此,包括中國,以及全球棉花市場均如此,全球棉花庫存有可能降至1996/1997年度以來的新低970萬噸左右。
  
3.美國農業部報告后期仍可能提供利好支撐
  
10月8日,市場并無寄托厚望的美國農業部報告給了市場最大的驚喜。當日USDA月度報告引發豆類、玉米以及小麥漲停,實屬少見。總體看玉米極其利多,其次小麥、豆類。棉花方面,美國數據幾無調整,主要調整的是中國產量縮減、進口微增,期末庫存縮減,全球期末庫存繼續調減,為后期向利多方向調整留下了空間。
  
三、全球資金流動性得到強化,商品氛圍整體向好
  
回顧今年以來商品市場的走勢脈絡,從年初的部分商品走高,到進入四季度后的所有商品紛紛走強,資金流動性的影響空前,商品市場行情有望再次進入金融屬性強化階段。其中國際流動性在本已充足的情況下,有望在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下進一步強化。國內流動性有望呈現方向性的轉移,從樓市等向股市、期市轉移,同時由于中國內部通脹,資源類、生活資料紛紛上漲,加上外部輸入型通脹壓力,人民幣升值、利率高于國際水平等,將強化通脹預期。
  
在2009年國際市場救市引發的全球貨幣流動性保持充裕情況下,前期日本率先推出寬松貨幣政策的救市舉措,美聯儲很有可能在11月份正式公布量化寬松政策推出,強化目前國際市場資金的流動性。我國央行在10月11日宣布提高了6家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此舉更多為遏制信貸過快增長,從而也令加息預期降溫。有專家指出,此舉更多只有象征意義,在樓市資金受阻的情況下,其他投資市場將被關注,資金環境將繼續向利多方向轉化。
  
四、結論
  
需要要特別指出的是:其一,結合中國棉花庫存緊張狀況,今年的收購成本特別重要,也決定了企業后期的銷售策略;其二,一旦今年的棉花產量真像預估的那樣在600萬噸左右,那么對于一個儲備棉資源極其有限、調控能力受到限制而年需求量超過1000萬噸的用棉大國而言無疑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根據這一思路,在新年度后期,也就是明年7、8月份前后,棉花價格有可能達到難以想像的價位。

(首創期貨 董雙偉)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