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監管層醞釀信托發行和交易平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12月9日,一信托公司董事長向記者透露,監管部門正在推動建立全國性的信托發行和交易的平臺。這一平臺的建立,將極大地推動國內信托業的發展和規范。

在日前召開的2010中國信托業峰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表示,上海正積極建立全國的信托信息登記中心,并得到銀監會的支持。

據媒體報道,上海銀監局副局長談偉憲同日透露,作為保護個人信托財產的《信托登記管理辦法》已上交國務院,各委辦的意見也反饋至銀監會后進行了修改,現已再次上交國務院等待最后的批復。

信托登記制度的缺失,一直是我國信托業發展的障礙。這一制度的推進,無疑將進一步推動信托發行和交易平臺的建立。


此前,北京、天津等地的產權交易所已開始紛紛試水,推出信托的轉讓業務。上海則在2006年就成立了全國首家信托登記中心。

地方產交所試水信托轉讓

雖然信托交易平臺的具體成立時間表尚未確定,但是北京、天津等地的產權交易所均已推出了信托轉讓的業務。

一位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下稱“北金所”)的人士告訴記者,“北金所已經有一些信托公司的信托產品掛牌,但目前還是處于試行階段,主要是已發行信托計劃的收益權轉讓業務。”

北金所的網站顯示,目前共有6個信托轉讓項目掛牌,合同金額合計9000萬元。其中,金額最高達3000萬元,最低為150萬元。該人士稱,“這些都還只是一些機構投資者的信托轉讓項目。”

該人士表示,“目前,我們只是充當一個信息的平臺,通過我們的平臺進行信托轉讓相關的信息披露,從而實現轉讓方和受讓方的對接。至于具體的信托合同和受益權等法律關系的變更,還得到信托公司去完成。”

除了北金所,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等也推出了信托轉讓的項目,但是交易所扮演的角色依然只是“簡單的中介”。

前述信托公司老總認為,僅僅是地方的產權交易所推出這種信托轉讓業務,意義并不大,需要監管部門來推動,建立信托發行和交易的平臺。一方面可以拓寬信托產品的發行渠道,另一方面也使信托產品的發行和管理更加規范。

目前我國信托產品的發行,主要依靠客戶群的直銷,和銀行、第三方理財機構的代銷。前述信托公司老總表示,“監管部門不允許信托做廣告、開設分支機構,所以信托的發行渠道較窄。”

上海欲建全國信托登記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建立一個規范的、專門用來發行、買賣和轉讓信托產品的全國性信托交易所,其實也就是實現信托產品的“類證券化”。

信托“類證券化”,一方面會拓寬信托產品的輻射面和發行范圍,吸引一些大資金、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另一方面能保證信托產品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

邢成表示,如果要實現信托產品大規模在交易所發行和交易,還需要信托產品要更加規范,實現信托產品的“標準化”。“信托產品標準化,就可以對其進行估值。而個性化的產品,就不太適合。”他說。

建立信托發行和交易的平臺,實現信托產品的流通轉讓,信托登記是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

信托登記是信托設立對信托財產予以認定的法律行為。《信托法》規定,“設立信托,對于信托財產,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登記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信托登記。”

“但是這一塊國內一直是缺失的”,邢成表示,“《信托法》規定,信托財產的確認一定要進行信托登記。建立全國性信托登記中心,才符合信托法對信托財產地位的規范。”

他認為,建立信托的登記制度,在保護委托人的利益,信托財產的完整性,以及發揮信托破產隔離和風險隔離功能等方面,都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早在2006年6月,上海浦東新區就成立了國內首家信托登記中心,但是一直只是地區性的信托登記平臺。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上宣稱,上海考慮建立全國信托登記中心,進一步加快建立信托資產交易和轉讓市場。

在日前的中國信托業峰會上,屠光紹再次表示,上海正積極向銀監會爭取,在上海建立全國的信托信息登記中心,并得到銀監會的支持。邢成認為,“對于建立全國性的信托登記中心,監管部門也樂觀其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