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余豐慧:CPI“破五”疾呼貨幣政策給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經評論員余豐慧認為,11月CPI同比上漲5.1%,令該目標面臨落空的危險,因此,發揮貨幣政策抑制通脹的作用,已經到了非加息不可的地步。

綜合媒體12月13日報道,財經評論員余豐慧認為,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了5.1%,高出中國年初通脹控制目標(3%)2.1個百分點,令該目標面臨落空的危險。

應該說,CPI如此之高,是年初制定通脹控制目標時沒有想到的。我們不妨重溫一下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原話:“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綜合考慮了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傳導效應、國內貨幣信貸增長的滯后影響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為資源環境稅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間。”3%--當時認為這已經是很高、留有很大余地的通脹控制目標了。

導致11月CPI“破五”的主要因素,與7月份以來CPI不斷走高的原因基本一致:食品漲價。而食品漲價的本質原因在于流動性嚴重過剩、貨幣罕見泛濫。因此,要抑制通脹,貨幣政策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


從國際國內形勢看,今后一個時期,物價形勢仍不容樂觀,通脹率持續走高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從國際形勢看,世界可能面臨美元的第三次泄洪,美元貶值將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傳導到中國,國際熱錢的進入也會給中國物價、房價及資本市場帶來沖擊;從國內形勢看,雖然11月下旬以來蔬菜價格有所回落,但元旦、春節即將來臨,這通常是食品類消費品一年中價格最高的時期,因此物價回落的基礎并不穩固,加之年終很多單位突擊發錢、花錢,直接沖擊物價的流動性最為充足。更值得注意的是,11月非食品類價格的漲幅比10月明顯擴大,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征兆,是否預示著一個全面通脹將到來尚需觀察。

綜合以上因素,貨幣政策應對通脹的力度一定要加大。雖然央行在前11個月內數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凍結流動性達1.8萬億左右,但過度使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弊端和局限性也很明顯。一方面,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只能管住進入銀行體系內的過剩流動性,而對熱錢、直接融資等銀行體系之外的流動性無能為力;另一方面,過度使用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必然會給金融機構的經營造成壓力,同時,負利率導致銀行存款下降后,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將失去威力。因此,發揮貨幣政策抑制通脹的作用,已經到了非加息不可的地步。必須要有利益來吸引流動性自愿進入金融“籠子”里,然后再通過存款準備金率將其凍結,這就要求必須提高利率水平,改變負利率現狀。

對此,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加息刻不容緩”,甚至政府應盡快大幅度加息。該機構預測,明年上半年我國CPI在4.5%左右,這是因為糧食周期長,價格不容易下來,同時非食品價格會開始有比較快的增長。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測,2011年一季度CPI將在4%以上,因此年內加息要比明年加好,這樣可以表明決策層堅決打擊通脹的決心,同時還有利于遏制資產泡沫化的風險。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