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長和重組】和黃港口業務貢獻今不如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華早報今早報導,和記黃埔(00013-HK)有意出售和記港口40%股權予4間內地公司,估值達到1500至1600億元。不過和黃卻作出否認。話雖如此,市場人士仍指出日後和黃仍有機會港口資產股權,並將資金投放在回報較高的項目上。

作為綜合企業的和黃,不時對旗下資產及業務組合作出調整,關鍵在於市場如何解讀和黃出售港口權益的傳聞。港口業務以往是和黃的主要業務之一,在10年前港口業務佔和黃的稅前盈利約50%。可是近年有關業務對和黃的貢獻比重,已明顯不如以往。


在2009年時,港口業務對和黃收入貢獻約14%,EBIT則佔27%。可是在2012年及2013年的業績顯示,港口業務佔和黃整體收入約為7%, EBITDA佔比則為11%。在2014年中期業績內,和黃指出和記港口業務佔該公司整體收入約8%,若單計和記港口,EBITDA及EBIT均佔該公司整體比重約1成。

從業務表現而言,和記港口業務在去年上半年共處理了3960萬個標準箱,按年增加5%,但是收入增幅卻只有2%至172.7億元。單計和記港口,收入為159.2億元,佔整體收入8%。

在2014年中,和黃的港口業務EBITDA及EBIT則分別增加4%及2%。和黃指出在歐洲﹑內地及香港分部在期內表現強勁,卻受到澳洲﹑亞洲及其他地區下降而抵銷。

由於和黃的港口業務遍及全球26個國家,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在52個港口經營319個泊位。從和黃業績顯示,除了內地﹑香港及歐洲等地區外,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動力或有不足。就算作為環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內地,去年經濟增長亦已放慢至7.4%,是自199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其他地區經濟前景,在通縮壓力下讓外界感到憂慮,或會減低了和黃口業務的增長動力。

港口業務貢獻比重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和黃其他業務,包括基建業務及歐洲電訊業務增長較快有關,而這兩項業務正是長和系近年積極「南征北討」。先說基建業務,和黃旗下的長江基建(01038-HK)在過去數年在英國﹑荷蘭,以致在新西蘭及澳洲,先後夥拍最終控股公司長江實業(00001-HK)﹑李嘉誠基金會,以及長建旗下的電能實業(00006-HK)收購包括電網﹑水務等資產,甚至在荷蘭收購垃圾處理業務,涉及的金額逾千億元。有關業務的特色是可以為長和系帶來穩定的現金流,長和系既可以動用有關資金以償還收購產生的資金成本,亦可以動用來自業務錄得的現金流作未來收購之用。通過多番收購後,長建對和黃EBITDA貢獻由2010年全年的18%,增至去年中的25%;該業務對和黃EBIT貢獻更高達29%。

歐洲電訊業務亦是和黃力拓業務,過去三年和黃已先後斥資9.1億歐元及7.8億歐元收購了奧地利及愛爾蘭的電訊資產,和黃在奧地利及愛爾蘭成為第三大及第二大電訊商。在上月下旬和黃更發出公告,確認正與Telefronica洽商收購該西班牙電訊公司在英國的電訊資產,涉及金額高達1200億元。若收購成功,和黃會成為英國第一大電訊商。而歐洲3集團對和黃的收入貢獻,從2011年起一直保持在約15%水平。在截至去年中,來自3集團的EBITDA及EBIT貢獻分別為14%及7%。

另一方面對於內地碼頭營運商而言,和黃的港口資產具有吸引力。近年內地港口營運商均致力在海外物色發展機會,如招商局國際(00144-HK)的足跡已遍及亞洲及非洲,中遠太平洋(01199-HK)在希臘亦有碼頭項目。若內地企業向和黃收購和記港口權益,有助推動在海外發展的版面。

天行聯合證券聯席董事李偉傑指出,現時和黃已傳聞作出否認,惟外界仍作出更深層討論,又表示不排除日後和黃會出售旗下港口業務。如同屈臣氏只要價錢合理亦已出售。他又指出在10多年前和黃在歐洲拓展電訊業務,縱使現時歐洲經濟前景或不及內地,可是商業機遇卻較內地為高,在外國只要價錢適合便可以情投意合,亦是和黃在海外發展的原因。至於李嘉誠會否撤出香港,他認為應該從可否為股東物色高回報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