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中國要盡快改變“煤依賴”型發展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4-14 15:17

要減少礦難的發生,應改變“煤依賴”型的發展模式,盡快控制燃煤型火電的發展,加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據經濟參考報4月14日報道,礦難連綿不絕,這是為什么?不能說我們的安全法則與管理章程都沒有到位。也不能說每一個礦上的防范設施與監管人員都是一種擺設。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業到企業,我們在抓煤礦安全上都沒少下過功夫。但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許多防范都化為烏有。王家嶺礦難,就是礦上為了搶時間,趕進度,不嚴格照章辦事造成的。可見,礦難不分煤礦大小,只要“蠻干”,就在所難免;事故不管你姓“國”姓“民”,只要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就有可能發生。

有人提出,應該盡快推出資源稅改革,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讓有實力和有責任的企業來經營煤礦。但是,在煤炭炙手可熱的今天,資源稅的提高恐怕只會加大下游產業的成本,推高社會電價和供熱費用,根本無力讓煤炭企業緊張和謹慎起來,也無法改變其浮躁與松懈的狀態。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在高得驚人的利潤吸引下,所有督察、監管和制約都顯得蒼白無力,鋌而走險者會前仆后繼綿延不絕。

那么,礦難到底如何才能夠真正避免或減少呢?

根本之策,還是要在加大防范、監管與處罰力度的同時,盡快改變“煤依賴”型的發展模式。也就是說,要多方尋找能源的解決之道,設法降低煤炭的需求,從市場源頭抓起,或許是一條較為有效的途徑。

中國的煤炭開采和消費量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占了能源消費七成之多----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只有28%。中國的電力結構中,火電占了70%,核電只有1 .2%;而美國的這兩個數字,分別是53%和21%。

有官員認為,中國就是煤多,不燒煤靠什么?且不說我們應該給子孫后代留下點什么,就單單目前的開采水平和使用效率來看,我們與其說是在用煤,不如說是在浪費甚至“糟蹋”煤----中國采煤效率不及美國的3%,燃煤發電效率也不如10年前日、法、德的水平。

這些年來,各地一搞電力項目,基本都是上火電,水電很少。一來中國確實煤多,二來水電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大,三來火電建設成本低廉,且技術也較為成熟。遍地的火電在讓煤炭身價高漲的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創傷。目前全國90%的二氧化硫都是煤電產生的,80%的二氧化碳也是由煤電排放的,十大發電集團一年耗煤所造成的環境損失,高達870億元!

所以,當務之急,是盡快控制燃煤型火電的發展,加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今后建設的方向,應以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為主,寧可犧牲一點速度,也要關掉一些問題嚴重的火電特別是小火電。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核電在安全管理、運行監控等許多技術指標上,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今后發展核電,應該擺上更為重要的位置。

總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改變“煤依賴”型的發展模式,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揮后發優勢、爭取少走彎路的有效途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改變“煤依賴”型的發展模式,既是對環境負責,也是對生命負責;既是對現在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