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下滑大客戶變臉,金利科技(002464)上市疑云
鉅亨網新聞中心
8月18日,昆山金利表面材料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利科技”)將實施網上網下申購,隨后將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
按照業內人士對金利科技給出的14.19元每股估值,實際控制人臺灣廖氏家族19名成員共計間接持有約7000萬股股份,其賬面財富將達約10億元。
這條財富之路頗不平坦。
2008年7月,金利科技由于同業競爭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上會被否。在解決了同業競爭的問題之后,2010年4月28日,金利科技二次上會成功。
然而,此時的金利科技各項經營指標又顯露出了“硬傷”。其最近三年凈利潤逐年下滑,大客戶“變臉”現象突出,成長性也因此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此外,本報記者還發現,在金利科技的一次股權轉讓當中,為其驗資的會計師事務所與新進股東存在關聯關系,其驗資真實性也因此而存疑。
凈利逐年下滑
翻閱金利科技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其主營業務收入與營業利潤在2007至2009三年內,像坐上了滑梯似地一路下滑。
2007-2009年,金利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179萬元、28138萬元、27178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033萬元、4694萬元、4309萬元。其中2008、2009年營業收入分別下降了6.76%和3.41%,凈利潤則分別下降了6.73%和8.21%。
不僅如此,在凈利連年下滑的同時,金利科技對出口退稅的依賴卻逐年增大。2007至2009年度,公司享受出口免抵退稅金額分別為1690萬元、1728萬元和1829萬元,呈逐年上升的態勢。三年間,出口退稅占公司凈利潤的比重分別高達33.58%、36.81%和42.46%,上升態勢明顯。
一旦國家的出口退稅政策發生調整,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可能大幅降低。
此外,金利科技的應收賬款數據也頗令人擔憂。2007至2009年期末,公司應收賬款的余額分別為8498萬元、6258萬元、8018萬元,占金利科技總資產的比例分別高達29.46%、25.37%和30.72%。
而金利科技僅對其應收賬款計提了5%的壞賬準備金,一旦出現了應收賬款不能按期收回或無法收回而發生壞賬的情況,其業績和生產經營將會受到影響。
蒸發的大客戶
記者從招股說明書中注意到,金利科技把擁有穩定的世界500強客戶資源作為其核心競爭力之一進行反復強調。
招股書稱,“公司同主要客戶的合作的基礎是取得其合格供應商認證,進入其供應鏈體系。各高端客戶對于合格供應商存在十分嚴格的要求,比如成為諾基亞合格供應商須通過包括環境保護和質量管理在內的諾基亞13項企業基準審核,同時嚴格的認證體系也成為同行業供應商進入高端競爭的主要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倍受金利科技重視的大客戶諾基亞為其帶來的營業收入占比卻逐年下降,從2007年的22.81%降到2008年的8.75%,到2009年,諾基亞干脆跌出了公司的前五名客戶之列。
記者還發現,金利科技在2007-2009年最終向諾基亞供貨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營業收入的44.32%、26.70%和4.11%。經記者仔細查詢金利科技招股書發現,被列為公司競爭對手的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竟然在2008和2009兩年都位列公司的前五大客戶。而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又是諾基亞的供應商之一,招股書揭開了這個謎底——“公司銷售給比亞迪的外觀件,絕大部分銷售給最終客戶諾基亞。”
為何大客戶諾基亞選擇了比亞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而放棄金利科技,招股書沒有給出解釋。此外,占公司2008年營業收入17.7%的第一大客戶展運(廣達集團下屬公司),2009年也從公司的前五名客戶名單上消失不見。
驗資存疑
2006年,金利科技籌備上市前,臺灣廖氏家族進行了一場左手倒右手的股權轉讓。
2006年9月1日,金利科技原100%控股股東維爾京金利將其所持金利科技股份的90%、8.5%、1%、0.5%的分別轉讓給薩摩亞SONEM INC、薩摩亞FIRSTEX INC、富蘭德林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昆山吉時報關有限公司。
其中,薩摩亞SONEM INC、薩摩亞FIRSTEX INC均為臺灣廖氏家族成員以及公司高管控制的公司。
根據當時各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維爾京金利將其持有的金利科技90%股權以72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薩摩亞SONEM INC;8.5%股權以68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薩摩亞FIRSTEX INC;1%股權以8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富蘭德林;0.5%股權以4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吉時報關。
招股書還顯示,根據天健華證中洲(北京)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審計報告,截至2006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權益為8000萬元。發行人設立時股本為8000萬元人民幣,薩摩亞SONEM INC、薩摩亞FIRSTEXINC、富蘭德林咨詢(上海)有限公司、昆山吉時報關有限公司受讓金利科技相應股權所支付的價款,與其設立時各自持有股權對應的所有者權益一致。
8000萬總股本,轉讓價格8000萬,沒有任何溢價。原因就是實際控制人自己在“倒騰”。
不過,在“倒騰”的同時,還有兩家無關聯的公司受益。
1塊錢1股受讓1%股權的富蘭德林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引起了記者注意。
招股書顯示,2006年9月25日,上海富蘭德林會計師事務所以富蘭德林驗字(2006)010號驗資報告對此次股權轉讓的實收資本情況進行了驗證。
記者發現,富蘭德林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與本次股權轉讓的驗資方上海富蘭德林會計師事務所有關聯關系,同為富蘭德林事業群下屬機構。富蘭德林官方網站顯示,富蘭德林事業群是中國大陸極少數能同時提供大陸法律、財稅會計、資本市場專業服務的涉外團隊。
“這種情況下,富蘭德林會計師事務所肯定是該回避的,有關聯方受讓股權的話,會計師的獨立性就有問題了。它既然沒有回避,那么這次驗資的真實性值得懷疑。”長期關注IPO的北京市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張遠忠律師對本報記者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