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金率再度上調降低年內加息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央行周五晚間宣布從12月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此舉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
據證券時報12月11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布,從本月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是年內第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在當前加息預期非常強烈的情況下,中國央行選擇提高準備金率,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但由于通脹壓力可能持續較長時間,明年仍有必要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和加息。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認為,由于統計局即將公布11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其中CPI有可能繼續攀升,并且高于市場4.7%的預測共識,所以本周金融市場高度關注央行可能出臺緊縮性貨幣政策。央行昨日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再次印證了中國政府在利率政策方面的謹慎和漸進性態度。經驗顯示,利率政策對于控制通脹尤其是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并不是非常有效,所以政府從11月中旬以來傾向于通過臨時價格管制和投放儲備貨物的方法來緩解食品價格的短期上漲壓力。
王黔分析稱,提高利率可能會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從而使流動性過剩的狀況繼續惡化。昨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M2增速上升至19.5%,而當月新增貸款達到5,640億元,12月份僅剩下非常小的信貸擴張空間。此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說明央行在近期將會選擇數量型手段管理流動性和信貸。
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而前者具有見效快、成本低的優勢,所以央行更加傾向于選擇準備金率。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帶來了通脹和熱錢流入壓力,在對沖大量流動性方面,長期來看,準備金率工具要優于央行票據。另外提高準備金率的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央行為法定準備金率支付的利率是1.62%,而一年期央票的利率已經達到1.81%。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現階段上調準備金率是比加息更為精準的政策,上調準備金率體現了貨幣政策針對性——直指目前已經泛濫的流動性。他認為,加息一方面會造成熱錢更快流入,同時還會對銀行盈利、企業的融資成本等各方面造成影響。
不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只是降低了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關于明年的政策走向,絕大多數分析人士還是認為會多次加息。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大幅下調利率,目前實際存款利率在負區間內越陷越深,預計今后幾年利率水平將逐步正常化,央行會在隨后12個月內加息100個基點。她還表示,央行在加息和流動性管理方面可能慢于形勢發展,并且明年的新增貸款目標只會適當下調至6.5-7萬億元,所以通脹上行的風險會更大。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