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餘波盪漾 北市7月建物買賣移轉減9.68% 創13個月次低
鉅亨網記者施冠羽 台北
根據台北市政府地政處統計,今年7月北市建物買賣移轉共5085筆,月減9.68%,且連續2月呈現衰退,更較去年同期減少23.2%,創下近13個月的次低紀錄。在全台北各行政區中,僅松山、中正、大安逆勢上揚,其中又以松山成長36%居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6月下旬央行宣佈調控政策持續收效,北市買氣受到影響,買賣方觀望後勢心態明顯,讓市場買氣趨冷,此外,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落差過大,買方觀望心態濃厚,加上農曆7月即將到來,市場普遍不樂觀。
從各行政區來看,全市各行政區較上月均呈現下跌,僅松山、中正、大安逆勢上揚,其中又以松山、中正較上月成長幅度較大,增幅分別為36%及24%,大安區僅小幅增加5.8%,其他行政區均呈現衰退。
永慶房屋新聞中心經理李建興表示,受到松山-虹橋對飛及兩岸簽訂ECFA,位松山區房市注入強心針,松山區單月逆勢成長36%,為各區中成長幅度最高,目前松山區銷售成交主要集中在國宅產品,由於該產品先前承受價格低,再加上屋齡老舊,頗具都更價值,後續買方承接意願較強。
此外,6月成長最多的大同與士林區,本月反而成為衰退幅度最大的兩區,其中大同衰退45.26%,北投減少29.30%,幅度最為明顯,顯見兩區域在上月出現交屋潮,讓移轉棟數拉高,因此讓市場出現短期爆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觀察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施行前後買氣變化,量縮的情況已由中心區蔓延到外圍區,而接下來也邁入傳統的鬼月與颱風季節,這段時間交易量可能持續盤整,價格也略見鬆動。至於房市能否走出盤整格局,需待928檔期與縣市合併升格的地方首長選舉之際才會較為明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