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巴塞爾Ⅲ要求提升資本適足率 內銀股掀供股集資潮 市場料股市影響微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面對新的巴塞爾資本安排,以及進一步提高資本金,增強防禦能力, 8 支內銀股透過不同方式集資,令市場關注內銀的資本需求以及對股市的影響。中國 4 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中,除了農行 (1288-HK) (601288-CN) 透過 A+H 股發行新股上市集資之外,其他 3 大行均有透過 A+H 股供股集資,就連規模較小的信行 (0998-HK) 早前亦公布供股集資最多 260 億元 (人民幣.下同) 。招行 (3968-HK) (600036-CN) 和交行 (3328-HK) (601328-CN) 早前已完成供股集資。

工行 (1398-HK) (601398-CN) 、建行 (0939-HK) (601939-HK)、中行 (3988-HK) (601988-CN) 3 大行的 A+H 股供股集資額高達 1800 億元,不過, 3 大行的控股股東中央匯金,已承諾悉數參與中行、建行的供股,雖然尚未表態會否支持工行,市場認為匯金仍為悉數參與。按匯金持股比例計,匯金出資最高可達 992 億元,分別出資不多於 428 億、 405 億和 159 億元參與建中工 3 行的供股。市場人士指出,由於匯金承諾供股部分佔大多數,因此實際在市場融資的金額不是非常龐大,料對股市影響輕微。


香港《文匯報》報導,根據 8 支內銀的中期報告顯示,除了農行由於在截數日後進行新股集資,資本比率未能全面反映集資所得外,其他內銀的核心資本比率均高於監管要求的逾 8% 水平,不過,招行的核心資本比率僅 8.05% ,僅高於未能反映集資後實際資本水平的農行,市場關注,招行可能再度集資。

京華山一分析員蕭子衡表示,隨著信行亦公布 A+H 股供股集資,由於公布前資本充足率與招行相若,他不排除招行有需要再度融資,不過他指出,招行可透過減慢業務擴充力度,降低新增貸款,或者減少派息改為送紅股等方式,以維持資本水平,反映股權集資並非內銀唯一集資途徑。招行管理層對於會否再融資未有正面回應,強調該行有信心未來 3 年核心資本比率維持逾 8% 水平。

花旗研究報告指出,隨著信行公布供股集資,內銀集資潮有擴至中小型銀行趨勢;另又引述民行 (1288-HK) 管理層指,未來 3 年需新增資本 100 億元。民行去年完成發行 H 股上市集資,不過,副行長趙品璋在中期業績上表示,考慮今年內發行 150 億元次級債券以補充附屬資本。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