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中國7月貿易順差創18個月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在出口保持強勁復蘇的同時,進口增幅則呈現較大回落,進口增幅的回落直接拉動順差沖上18個月以來新高。

中新社援引新京報8月11日報道稱,海關總署10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再次創歷史新高,在出口保持強勁復蘇的同時,進口增幅則呈現較大回落。進口增幅的回落直接拉動7月順差沖上18個月以來新高。


前7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四成

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170.5億美元,比09年同期增長40.9%。其中出口8504.9億美元,增長35.6%;進口7,665.6億美元,增長47.2%。

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外貿在2008年遭遇嚴寒,尤其出口大受打擊。經過數月的負增長之后,09年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開始扭轉下滑的趨勢,轉為正增長逐漸復蘇。

海關總署10日數據顯示,與2008年前7個月相比,2010年前7個月進出口總值增加9%;出口增加5.9%,進口增加12.7%。

受全球復蘇程度、國內經濟等因素影響,復蘇之路仍很崎嶇。國家信息中心此前稱,外貿出口增速難以持續高速增長,因經濟增速前高后低,出口退稅政策影響等,預計三季度外貿出口同比增長25%左右,進口增長29%左右。

高順差或引發人民幣升值壓力

由于進口的大幅回落,7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為287.3億美元,創18個月以來新高。這是自2009年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貿易順差。6月份的順差為200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高順差可能讓國際輿論再度對人民幣升值施壓。自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了0.78%左右。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以來,對美元已經升值了一定比例,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呼吁仍然存在,但是順差不是決定匯率的根本原因。他認為,就人民幣已經升值的實際表現,國際社會應該給予認可,不能因為個別月份的高順差再制造壓力。

桑百川表示,如此之高的順差規模,不會一直持續,中國在加大對于高技術產品、技術的進口力度,這也需要其他國家放寬政策。

[NT:PAGE=$]

解讀

出口呈明顯復蘇態勢

【數據】

從單月數據來看,7月份,我國出口1,455.2億美元,同比增長38.1%。

2010年前7月,出口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分別為21%、45.7%、24.2%、30.4%、48.5%、43.9%和38.1%。2009年全年的出口速度為下降16%。7月單月數據雖然低于之前兩個月,但是比上半年35.6%的整體增速還要高一些。

【分析】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部研究員韓秀申10日表示,盡管7月的比上月增速要低,但是從上半年整體來看,出口呈現明顯的復蘇態勢,表現為快速回升。由于受季節因素、企業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單月數據可能會出現波動,但這一增幅回落并不代表趨勢性下降的信號。

韓秀申表示,現在看來,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更多是信心方面的影響,但是全球來看經濟回升的勢頭不可阻擋。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表示,保持出口產品量的大擴張不太可能,相對穩定的出口是可以期待的,預計10月之前可能出口增速仍比較高,但年底出口增速可能會回落。

進口增幅逐月回落

【數據】

海關數據顯示,7月份進口1,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22.7%。

與出口相比,7月份進口增幅明顯回落,并呈現逐月回落的趨勢。2010年1到7月,進口增幅分別為85.9%、44.8%、66.2%、49.8%、48.3%、34.1%和22.7%。2009年全年,中國的進口增幅為下降11.2%。

【分析】

韓秀申認為,金融危機中,國家出臺了4萬億等刺激計劃,固定資產投資大大加快,由此帶動了設備、原材料的進口。隨著刺激政策的逐漸實施,投資增速的回落,對進口產品的需求就會自然減少。國內消費品和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也影響了投資的速度,更進一步放緩了需求。另外,受清理過剩產能、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進口速度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

韓秀申表示,從與經濟增速匹配的角度而言,如果經濟增長保持在8%以上,進口再低也應該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