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結構性牛市 海通資管業務欲當"長跑冠軍"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盡管目前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可統計的集合理財產品總規模僅約1200億元,但憑借操作靈活、投資范圍多元化和風格穩健,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震蕩市中備受投資者熱捧,早已成為理財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抹靚麗風景。海通證券作為傳統強勢券商,旗下的資產管理業務近期也突破瓶頸,積極向“長跑冠軍”的目標挺進。
數據顯示 ,2010年5月20日以來共成立了15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截至2010年8月31日,“海通新興成長”在大集合產品中以5.26%的收益排名第一。同時,在2680點到2319點的下跌過程中,“海通新興成長”有效避免了下行風險,凈值一直維持在面值附近。而截至2010年9月10日, 與成立日相比指數幾乎原地踏步,“海通新興成長”的凈值達到了1.0707元。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業績,不僅明顯跑贏了上證指數,還跑贏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增長率。
穩健+進取 雙拳出擊
對于近期突出的業績表現,“海通新興成長”投資經理錢偉華稱,品種選擇和倉位控制是關鍵,“海通新興成長”致力于挖掘并投資成長股,尋找能夠有效規避和穿越周期的品種。“海通新興成長”一方面移植了海通資管傳統的穩健風格,另一方面也在強調其積極進取的特點。錢偉華說。
首先,“海通新興成長”前期重點配置醫藥、新型消費、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成長型品種。這些品種在最近被市場廣泛認同,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比較可觀。在投資范圍上,更傾向于中小市值的股票。目前的市場熱點和“海通新興成長”所配置的品種之間存在一定的交集。其次,該產品主要根據四個主要標準篩選和跟蹤投資品種:小公司、大行業、高壁壘、管理好。估值是恒定不變的標尺,隨著時間推移,如果“海通新興成長”持倉中的股票偏離價值中樞過多,投資團隊也將積極調整以規避風險。
錢偉華強調,投資的目的是為了保值增值,投資經理需要有強烈的風控意識,嚴格的止損原則,沒有浮盈時拒絕激進,因為急功近利是滋生錯誤的溫床。
苦練內功 追求絕對收益
據悉,海通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此前一直以投資風格穩健見長,該公司旗下的“海通金中金”、“海通季季紅”業績長期表現良好。由錢偉華擔任投資經理、于2008年發行的FOF產品“海通金中金”經歷了股市的牛熊轉換,但在所有開放期中凈值一直維持在1元以上,保證了投資者的利益。“海通季季紅”作為債券型產品同樣憑借其穩定的收益,多次給投資者分紅,為客戶保值增值。
海通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盧文偉介紹,在目前理財產品同質化競爭比較明顯的狀況下,海通資管的目標是做最優秀的陽光私募產品,做出海通資管的特色。他認為投資的本質在于獲取絕對收益,在風格取舍方面,海通資管的最核心原則就是追求絕對收益、盯住基準和低波動度,在經歷牛熊周期的考驗后脫穎而出,力爭成為長跑冠軍。
針對已明確的目標,盧文偉表示,目前海通資管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投研一體化工作體系,扎實做好買方研究,分工和職責明確。在研究方面,著重強調精細化運作。通過建立“必要研究要素”模型,系統有效的“內部大小路演”,內部挖掘和外方研究互動,把每個研究員和投資經理都納入到行業和個股研究探討中,并推動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和挖掘,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以應對市場變化和熱點。這為集合理財、定向理財等產品的的投資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對投資業績的提升產生了積極有效的影響。
深耕細作 掘金結構性牛市
通脹?加息?牛市?熊市?市場迷霧重重。錢偉華認為,目前市場預期8月份的CPI數據在3.3~3.5%左右,通脹的形勢相對嚴峻。但目前經濟成長質量和速度還無法承受加息之重,全面加息在下半年仍將是小概率事件。對于“海通新興成長”的后期操作,錢偉華表示,將遵循傳統的核心加衛星配置,對核心配置耐心持有為主,時間將是價值的朋友;對整體組合將不斷“拔去雜草栽上鮮花”進行優化。
“目前重點持有的品種是經過推敲且有明確的成長空間,基本不做太多調整,如醫藥和商貿零售行業中的龍頭公司。衛星配置則將更多的關注和理解市場的投資邏輯。除了對基本面的深入分析和挖掘之外,市場參與者的投資邏輯也部分決定了股價中短期的高估和低估。主要依靠挖掘市場忽略的品種,以獲取絕對收益。” 錢偉華解釋。
錢偉華認為,剔除銀行股,市場已呈現明顯的結構性牛市。股市的資產配置功能會成就一部分優秀的有準備的上市公司,同時成就一部分有準備有風險承受力的機構投資人。參與這類股票的投資,能否成功取決于幾個因素:資金量、信息獲取能力、對投資邏輯的理解能力和交易策略。上市公司股價波動具有均值回歸的特性,如果一個概念可給股價帶來劇烈波動的可能性,那無疑為機構投資人創造了良好的獲利空間。
另外,對于已備受爭議的創業板、中小板估值泡沫,錢偉華則表示,除了一些基本面較好且管理不錯的公司外,很多股票都有炒作概念的成分。從控制風險的角度,“海通新興成長”對炒作概念型的公司以規避為主。
但錢偉華也指出,放在大的背景來看,“估值過高”有其深刻的宏觀原因。經濟轉型成為共識、宏觀調控壓縮了地產吸納資金的空間、銀行股被壞賬陰影所累,巨量的存量資金流必然需要尋找保值增值的出路。郵票、錢幣、黃金、玉石翡翠、綠豆等,有和保值功能沾邊且可以容納資金的品種,在過去的六個月中,都創了新高。就股票市場而言,去年的天量流動性釋放導致今年持續的流動性回收,大市值股票表現呆滯,除了基本面方面的隱憂之外,還存在場內資金的結構性取舍的因素。與2002-2004年似曾相識的是,在企業整體盈利還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流動性約束下仍會有結構性的股票上漲行情。但凡能夠提供經濟發展動力的新技術、新機遇都不會被投資者錯過。對新能源新概念的投資或炒作,和風險投資有諸多相似之處。換一個角度看,最終,也將成就一批優秀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有技術、有思路也有市場,資本市場為其提供資金,不需太久,這些企業就會脫穎而出。這些公司是機構投資人應悉心挖掘的目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