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齊抓共管 形成打擊內幕交易合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內幕交易頻發成為近年資本市場的突出現象。為遏制內幕交易的頻頻發生,需要證監會和其他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形成打擊內幕交易合力。

據中證網9月13日報道,從高淳陶瓷案,到西飛國際案一直到今年的中山公用案,內幕交易頻發成為近年資本市場的突出現象,而且政府官員牽涉其中也成為較為普遍現象,這已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為遏制內幕交易的頻頻發生,需要證監會和其他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形成打擊內幕交易合力。

內幕交易是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其它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通俗地說,這是一種證券市場的舞弊行為,類似于玩撲克游戲中偷看底牌的作弊活動,對參與市場交易的其他投資者而言是極不公平的。

從西方證券市場幾百年發展歷程看,無論是在投機風氣盛行的早期,還是在較為發達和成熟的今日,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直屢禁不止。從性質上看,內幕交易不僅僅是內幕人士特別是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對其法定義務的違反,更是對作為證券市場基石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侵蝕和破壞,直接妨害了市場參與者公平地獲得信息和據此進行公平的交易。正因如此,內幕交易日益成為阻礙證券市場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嚴重“毒瘤”之一,現代各國政府無一例外地對內幕交易采取了“零容忍”的強硬政策。


在我國,內幕交易同樣是一根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證券法》第73條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證券法》第74、75條分別對“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內幕信息”做了界定,第76條明確了法律所禁止的內幕交易的具體行為。

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立案調查內幕交易案件31起,其中僅7、8兩個月,新立案件就達15起。應該說,證監會打擊內幕交易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不過,要徹底解決內幕交易問題,不僅要發揮證監會的作用,更要調動紀檢監察、公安、國資委等部門的力量,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打擊內幕交易的合力。

對以身試法、逾越底線的內幕交易行為人,要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層責任體系結網以待:其一,內幕交易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其二,證券監管機構還要對內幕交易行為人處以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和采取市場禁入等措施;其三,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堅決予以刑事制裁。

此外,除了堅決打擊,還要加強對國有企業并購重組審批環節的內部管理和制約監督,壓縮決策鏈條、縮短審批時間、完善保密制度、實現內幕信息流轉留痕,更加有效地打擊和預防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同時,也可以借鑒海外制度,對于舉報人予以涉案金額一定比例的獎勵,鼓勵內部人、外部人舉報,讓內幕知情人不敢逾矩。

我們相信,只要證監會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建立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職能部門監督協查工作平臺,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機制,積極推進資本市場懲防體系建設,就一定能遏制內幕交易的頻發態勢,營造“干凈”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