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發展將加快 定價政策待制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海上風電發展進入實戰階段,近日政府出臺《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引導海上風電發展,但發展海上風電存在缺乏并網電價等問題。
綜合媒體2月10日報道,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日前聯合下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規范海上風電建設,以促進海域空間資源合理利用,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引導海上風電健康、持續發展。該辦法共十章三十八條,規定了海上風電發展規劃編制、海上風電項目授權、海域使用申請審批和海洋環境保護、項目核準、施工竣工驗收和運行信息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程序和要求。
1、中國海上風電發展有望提速
在經過了幾年爆發式的增長后,中國發展風電的腳步也已邁向了擁有70%風能資源的大海。2009年,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0兆瓦風電場首批三臺3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并網發電,意味著中國海上風電進入了實戰階段。
據國家氣象局初步估計,中國近海可安裝風電約2億千瓦,海上風能儲量要遠大于陸上,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年利用小時長,風速較陸上更高,風切變更小,湍流強度小,有穩定的主導方向,因此機組運行穩定、壽命長,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單機能量產出較大。除此之外,海上風電不占用土地資源,且接近沿海用電負荷中心。發展海上風電,可以有效避免陸上風電遠距離傳輸問題,有利于風電并網送出問題的解決。
張國寶近期表示,要抓緊選擇幾個建設條件較好的場址,盡快落實國土、海域利用規劃和環保影響評價,完善測風和資源評價,明確開發投資企業,加快推進有關前期工作,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做好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工作。與此同時,近日,國家能源局向遼寧、河北、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11省份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申報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這標志著,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開始啟動。
2、發展海上風電面臨四大難題
在中國發展海上風電也存在很多無法回避的困難。
難題一:沒有海上風電并網電價
中國現在實施的風電標桿電價對于海上風電的規定較為模糊,只是針對陸上四類資源區的定價,由于海上風電場的造價約為陸上風電場的2-3倍,所以平均發電成本也遠遠高于陸上風電,要想適應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的要求,還應制定專門的電價政策。
目前中國僅有上海東海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東海大橋近海風電與國電龍源江蘇如東潮間帶兩個海上風電項目并網發電,其中東海大橋項目最終確定的稅后上網電價為0.978元/千瓦時,較陸上風電貴出近1倍。
難題二:風機質量有待提升
目前,國產風機最大單機容量為3兆瓦機型,此款機型可用于海上風電場。而國際上已開發出3.6兆瓦、4兆瓦、5兆瓦和6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并示范成功。中國大型海上風機制造在技術上的落后,將會使大型海上風機的供應成為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風機設備招標時,就遇到了外商漫天要價的情況,并且他們提出了苛刻的供貨條件,最終導致流標,建設進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加快大型海上風機的開發研制已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的當務之急。
難題三:基礎工作有待完善
關于海上風電的很多基礎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比如說風力資源測量的工作,還有微觀選址的工作,這些對于建立起來并能夠良好運作的海上風電場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尚缺乏對海上風力資源、氣候環境、海床結構等進行詳細準確的測量研究,以及缺乏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技術標準和運營經驗。國家氣象局調查編制的中國風力資源評估報告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或應加強近海風能資源的調查。
此外,確保海上風場項目有力執行的沿海物流尚未完善和專業化。
3、海上風機龍頭將受益
目前中國僅有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等少數企業能夠設計制造適合海上發電的大型風機,金風科技目前有一臺海上風機投入運行,并獲得很多經驗,同時還在進行2.5MW和3.0MW的風機試驗。華銳風電擁有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機構批準的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并承擔了國內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大橋的建設。中國海上風電建設實行特許權招標制度,海上風電發展提速對已具備發展經驗的龍頭企業應該受益最大。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