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馬英九:簽ECFA後 台灣變亞太經濟樞紐更易達成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兩岸網台北2月9日報導 馬英九總統下午表示,兩岸簽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要將台灣打造亞太經貿樞紐和台商、外商營運總部,達成機會更大。馬英九下午親上火線說明ECFA,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經濟部長施顏祥、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陪同。

馬英九說,親自來向大家說明要簽ECFA,台灣和大陸簽,還要和其他國家簽FTA,首先為何要和大陸簽ECFA,東協和大陸所簽的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今年全面施行,東協產品進入大陸9成免關稅,對台灣輸出大陸的產品馬上會有影響,譬如說石化就會受到衝擊。


馬英九提到,過去10年亞洲發生驚天動地大變化,台灣卻沒有參加,亞洲各國簽署56個FTA,到2009年除台灣之外,就只有北韓還沒有和亞洲其他各國簽FTA,台灣怎麼會和北韓一樣,要怎樣才能避免讓台灣在亞洲被邊緣化?

馬英九指出,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就是不要讓台灣被邊緣化,和大陸簽ECFA有很重要的好處,假如我們和大陸簽ECFA,可以讓台灣產品輸出大陸減免關稅或零關稅,就可以增加外商投資機會,不是只有股票投資,還有直接投資,也會帶動台灣的就業機會,讓台灣年輕人不需要出國找工作。

馬英九表示,現在要簽的是架構協議,先把最重要的部份簽下來:減免關稅、投資保障、保護智慧財產權,大陸關稅比我方高9%,兩岸簽ECFA後,雙方往來可以省下關稅,關稅省下來之後,雙方貿易量都會增加。

至於投資保障部分,台商在大陸大約7萬到10萬,在大陸投資700、800億,實際上應該超過這個數字,卻沒有完整制度保障他們,台商碰到不公平、不對的事情,都要透過其他管道解決。

另外,智財權保障部分,商標專利、特殊製成或專利等台灣智財權都會受到保護,大陸盜版、盜刷使得台灣廠商受害,簽下智財權保障後,對台灣保障比對大陸多。

馬英九說,兩岸降關稅,不可能完全沒有傷害,譬如說先前大陸毛巾傾銷台灣,政府引用WTO課傾銷稅,透過貿易糾紛處理方式解決。

馬英九表示,如果兩岸簽ECFA後,可以看這個行業是不是內銷為主,政府已經針對損害救濟部分,經濟部準備花950億,分10年來編列,不論已經開始受到威脅,還沒真正受到傷害,政府會幫助他們振興變得更有競爭力,或是調整品質,將損害降到最低,透過智財權和投資保障使台商獲得更多利益。

馬英九說,台灣目前和他國簽訂FTA,除了和中美洲邦交國外,一般兩個經濟體簽FTA,一定是找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通常是找主要貿易夥伴來簽,不過因為兩岸特殊情勢,不是台灣邦交國增添一些變數。

[NT:PAGE=$]

馬英九指出,和大陸簽ECFA後,有意和台灣簽FTA的別國就能說,兩岸都能簽ECFA,為何不能和台灣簽FTA?他透露,曾經討論過、思考過要和我簽FTA的國家都這樣表達過,如此一來,我們和其他國簽FTA的阻力,就會變低。

馬英九也提到,勞工問題不是FTA會觸及的問題,根本不包括勞工流動問題,農產品開放936項,都是民進黨開放,我上任到現在,都沒有開放任何一項。

另外,有人憂心,兩岸貿易量增加,台灣對大陸依賴大增,大陸有政治意圖,台灣就會受不了。馬英九表示,大陸是世界工廠,和世界各國貿易量都會增加,很正常,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台灣不只是和大陸貿易,我們也會和其他國家簽FTA,包括:美國、日本、歐盟,台灣的外銷占GDP的6、7成,外銷比重太高,同時又集中在美國、歐盟等地,輸出產業也集中在電子、通訊等,台灣的產業結構有問題。

馬英九提到,他競選時要將台灣打造為全球創新中心,所以修改產創條例,不只是產業創新,還要增加就業機會。他還提到,要打造亞太經貿樞紐和台商、外商營運總部,如果和對岸簽ECFA後,達成機會更大。

馬英九說,兩岸政策鬆綁後,台商願意回台上市,開放的結果會願意回來,閉鎖的結果是一走永遠不回來,所以透過制度化機制一步一步來擴張。(記者:劉曉霞)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