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和就業問題再成兩會網友關注熱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全國兩會的臨近,網友們再次票選出兩會最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中,貧富差距和就業問題分別位列第二位和第八位。
中新社援引《?望》新聞周刊2月9日報道稱,隨著全國兩會的臨近,網友們再次票選出兩會最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中,貧富差距和就業問題分別位列第二位和第八位。近年來,這二者成了此類調查的“常客”。
二者受關注很容易理解。貧富差距大,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就業問題,則直接反映了人們參與社會分工的訴求,寄望以此實現自身價值。
事實上,單純提高就業率并不難,真正的困難在于,如何在提高就業率的同時,縮小貧富差距,使居民收入水平也相應提高。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低工資、高就業、加補貼”的辦法。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失業問題相當嚴重。從那時起,中央就一直把就業問題擺在重要的位置。改革開放之初的經濟建設也表明,“低工資、高就業”確實滿足了“一能吃飯二能建設”的要求,其效果不容否定。
但是,這種辦法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廣泛就業加劇了改革開放初期以前的低勞動生產率狀況,人浮于事,“十羊九牧”。與此同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家庭財富積累緩慢,“共同富裕”的遠期目標在現實中淪落為“共同貧困”。
時至今日,“低工資、高就業、加補貼”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更加突出。其一,“低工資”早已不合時宜。關于此,十七大報告就曾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兩年來,城鄉居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是,收入分配不均衡的老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而且,金融危機所暴露出的內需啟動效果不彰表明,收入提高的幅度遠遠不足。另一方面,較低的工資水平,使沿海地區的“用工荒”問題加劇,制約著當地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的“低工資”是“結構性”的,一些掌握著各種特殊資源的群體,其工資并不低。
其二,“高就業”在一些地方往往停留在數字上,在落實工作時滿足于完成指標。具體表現為,忽視就業質量,難免出現就業未必能安身的現象;忽視對創業環境的培育,致使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不足;忽視對勞動者的技能培訓,使其長遠競爭力不足。
其三,“加補貼”在執行過程中有所走樣。比如,一些利益集團以各種形式逃避監管,享受著名目繁多、數量不小的補貼。與之相反,廣大的低收入群體,享受到的補貼則較少。
基于此,領導干部要轉變意識,在提高就業率的同時,下實招改變長期以來的“低工資”狀況;讓補貼更大程度地由“暗補”變成“明補”,并最大程度地補在民生上,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讓更多的人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程曦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