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市盈率"陷阱"機構回避汽車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邊是年報行情的無限憧憬,一邊卻是股價的節節敗退,曾在2009年走出全年行情的汽車股如今卻成為雞肋。
“雖然擁有平均僅為30倍不到的低市盈率,但汽車行業在2010年的業績增長受到了普遍質疑。”上海某基金經理已開始減持旗下基金所持有的汽車股,“其實,對汽車股的低配策略目前被多數基金所認同。”
但反對的聲音也言之鑿鑿。一些基金經理堅持認為汽車股良好業績所帶來的低市盈率能夠保證該板塊的投資價值,這讓汽車股進入了半真半假的“低市盈率陷阱”。
機構低配
據大智慧行情系統統計,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汽車股整體跌幅達到11.78%,高于上證綜指同期8.78%的跌幅。汽車板塊中的不少個股明顯弱于大盤,如中通客車、一汽轎車、長春一東、一汽夏利、江鈴汽車、安凱客車、東風汽車等個股1月份跌幅均超過15%。
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策略部經理馮志遠告訴本報,“從2009年四季度機構就已經對汽車股采取了動作,一直在減持。”而在這些機構里,基金占據了主要部分。
在2009年四季度末,泰達荷銀旗下基金持有的機械設備儀表行業股票倉位就大幅下降了一成,其中汽車股成為主要減持品種,在三季度還是絕對重倉股的濰柴動力、上海汽車、福田汽車、一汽轎車都已經被減持一空。
“低配汽車股已經很多基金經理的共識。”據上海某券商研究所汽車行業研究員了解,就在最近的一兩個月內,有很多基金經理決定降低持有汽車股的倉位,市場上也因此表現出這類股票集中下跌。
不過,汽車股被減持的同時,伴隨著業績大幅預增等利好消息的發布。
1月6日,上海汽車公告稱預計2009年業績將增長900%以上,每股收益超過1元。而其股價卻在隨后的三個交易周內大幅下挫22.96%,位列同期汽車股跌幅第一位。
而在更早前,長安汽車也遭遇類似尷尬。2009年11月11日,長安汽車發布集團重組公告,出乎意料的是機構卻在當天集體拋售,五個機構席位組成最大拋售陣營,合計賣出4億元,占長安汽車前一交易日成交的40%,最大賣出的機構凈賣出達1.4億元。
“這或許是機構減持的策略,在利好發布時減倉更容易。”上述汽車行業研究員認為,機構在利好發布時減倉可以理解,不過一些機構在市場明顯不看好汽車股的同時依舊在看多,甚至認為有所謂的年報行情,不排除是在制造汽車股的“低市盈率陷阱”。
低市盈率陷阱
“近來堅持看好汽車股觀點的主要依據是說汽車股業績亮麗,即使股價較高,市盈率依然很低。”杭州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經理告訴本報,“而且年報披露工作剛剛開始,而2009年汽車股普遍業績增長明顯,這就有了利好的預期。”
實際上,上述私募基金所說的就是目前形成汽車股“陷阱”的主要邏輯。
也有機構認為汽車行業能夠繼續保持大幅業績增長。北京的一位基金經理就指出,汽車行業景氣能持續3-5年。他認為,2010年汽車行業總體而言還是供不應求。
同時,2009年下半年汽車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中高端汽車銷售開始興旺,這就駁斥了一些認為汽車消費市場過于低端導致需求釋放完畢的觀點。
而看淡汽車股的觀點也主要是估值問題。
“以低市盈率來支撐股價的觀點也是目前一些機構認為是‘陷阱’的一部分。”上述私募表示,從絕對價格來說,汽車股整體上在2009年已經上漲了4倍,“這樣一看,再低的市盈率我也不敢買了。”
華商基金投資總監莊濤稱:“其實汽車股的估值也還便宜,基本看不到有什么不利信號,唯一的問題就是漲幅很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