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印度建交60年 專家:建設性夥伴 和則兩利 鬥則兩敗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國和印度建交 60 周年,這兩個新崛起的經濟體無論在經濟、貿易,還是軍事、外交方面,都表現出明確的競爭姿態。專家則把中印關係定義為「建設性的夥伴關係」,認為雙方總體互補大於競爭,和則兩利,鬥則兩敗。

香港《大公報》報導,英國廣播公司 (BBC) 日前發表題為《瞻望風雨 60 年的中印關係前景》文章,北京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問題研究員馬加力認為,中印兩國在很多領域裡有共同利益,儘管不能排除雙方之間有競爭和摩擦,但總體上是互大於競爭,合作大於摩擦的。


從政治方面看,過去幾年,中印高層交往頻繁,雙方在政治上的諒解也達到一定的深度。從經濟和貿易方面看,兩國從從 2000 年前後的不到 30 億美元貿易額,發展到 2008 年的 500 多億美元,今年預期在 600 億美元左右,有專家預測很快可以達到 1000 億美元。

但儘管如此,兩國卻仍然存在軍事和邊境領土紛爭方面的重要分歧。去年曾有印度軍方高層把中國稱為印度最大的威脅,並向中印邊境大規模增兵。

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貸款在巴基斯坦修建瓜達爾深水港,在斯里蘭卡建造漢班托特港,在孟加拉建造集裝箱碼頭,在緬甸興建加油設施等,都被認為可能對印度的軍事和經濟形成直接威脅。而有爭議的邊界領土問題,也不時導致兩國發生外交摩擦。

此前曾有印度官員表示,旨在解決邊境糾紛的中印邊境特別代表級談判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前不久甚至有印度媒體說,由這一問題引起的兩國間關係變得緊張,最終可能導致軍事衝突。

馬加力認為,中印雙方在 2005 年簽署解決邊界糾紛的政治指導原則協定,顯示出兩國政府已經對此達成基本共識,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互相調整,最終解決邊界問題。

但流亡藏人問題是解決邊界之爭的拌腳石。分析認為,達賴喇嘛的西藏流亡政府在印度的達蘭薩拉,這一事實本身就成為中印關係中的一大障礙

馬加力認為這是兩國關係中很重要也很敏感的環節,因為西藏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但是他指出,印度政府已經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承諾不允許流亡藏人在印度從事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

回顧中印關係,從 1950 年代的非常親密到 1960 年代的兵戎相見,然後是緩慢解凍,到 21 世紀以來的逐漸升溫,

中印兩國在建交 60 年中的關係起起伏伏,被形容為「未來充滿變數」。由於兩國在政治體制和文化傳統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所以無論政府間還是公眾中,相互不了解仍然是普遍現象。

分析認為,中印關係雖然不太會發生巨大爭端,但也不可能象中國和其他南亞、東亞盟國一樣融洽。尤其在兩國目前處於同樣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除了現存的分歧之外,兩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不過馬加力對兩國關係的發展前景卻相當樂觀,他說, 60 年的經驗教訓足以使兩國政府和人民認識到「和則兩利,鬥則兩敗。」所以應該真正建設一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

文章標籤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