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產出創6年最大增幅 匯豐:新興市場製造業已全面復甦 通膨隱憂浮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匯豐9日公布的報告顯示,新興市場制造業狀況已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制造業產出指數升至58.6;但同時也引發對通脹壓力的擔憂。
綜合外電4月9日報道,匯豐(HSBC)9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新興市場制造業全面復蘇,第一季度產出創下近6年以來的季度最大增幅,但同時也引發市場對通貨膨脹壓力的擔憂。
匯豐新興市場指數(HSBC Emerging Markets Index)2010年第一季度升至57.4,此前一個季度為56.3,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上升。制造業產出指數升至58.6,此前一個季度為56.5;服務業活動指數升至56.5,此前一個季度為56.1。上述數據成為新興市場引領全球經濟擺脫危機實現復蘇的最新跡象。
匯豐稱,盡管美國和歐洲對應的經濟指數也出現好轉,但表現遜于新興市場。
匯豐首席經濟學家簡世勛(Stephen King)表示,最新的匯豐新興市場指數顯示,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活動正恢復至最佳水平,而且這一表現有望持續。
未交貨訂單數接近2004年該數據編制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和巴西的情況尤其明顯,表明企業未來幾個月有必要提高產能。
簡世勛說,對北美和歐洲而言,未來數年將面臨財政緊縮的局面,這些國家正在試圖使脆弱的財政狀況重新得到控制;而大多新興市場國家并不存在這一制約因素。
匯豐表示,這就是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重要性減弱的原因。簡世勛在報告中稱,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新興市場在國際貿易中的成功表現是互利的。
匯豐新興市場指數按季度發布,根據金融信息服務公司Markit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 Index, 簡稱PMI)計算得出。
第一季度制造業的表現強于服務業。當季制造業新增訂單較前一季度增幅創該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服務業的增幅為2008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除俄羅斯以外的幾乎所有新興經濟體新增出口訂單均實現增長。臺灣和以色列的增長最為強勁,其次是中國、捷克、印度和韓國。這推動企業新增雇員人數創下2007年第四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巴西和中國的增幅尤為突出;而俄羅斯再度落后,為第六個季度下降。
[NT:PAGE=$]
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仍低于經濟危機發生前的水平,但經濟活動反彈已經加劇了物價壓力。
數據顯示,隨著制造業活動向好,平均投入成本增幅創六個季度來的最高水平,促使產品價格升幅創下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高位。不僅是制造業和公用事業需要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薪資、房租和服務價格也在提高。中國、巴西、印度和俄羅斯這四個最大的新興國家均公布產出價格加速上漲,其中中國的升速最快。不過,匯豐表示,市場競爭激烈抑制了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
(師衛娟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