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火熱”O2O 一夜“入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21 08:17


O2O企業頻現合併案 “明星”公司服務遭詬病

“滴滴,必須吐槽!從傍晚6點在四季酒店開始打車,經過幾輪加價,幾次撤單再重發打車,直至最后加價12元,晚上7點多才等到一位司機的電話......”日前,廣州市民表示,滴滴打車的服務令人大失所望,而且面對用戶的投訴,客服“無動於衷”。


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在共享經濟創業熱潮中,O2O“明星”公司頻繁被吐槽,甚至一些公司倒閉。在這一過程中,“受傷”的似乎總是消費者。“國內的一些互聯網公司,藉著共享經濟大潮,扯出O2O大旗,看似風生水起,卻難以受人尊重。”一位業內投資人士稱。

文、圖整理/廣州日報記者 李光焱

“最后一公里”掉鏈子了

借助於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公司,服務就被視為“最后一公里”。然而,如今這“最后一公里”頻繁被用戶詬病。據市民表示,加價12元后滴滴司機的服務態度令人不快。“因為我在四季酒店樓上,司機明顯表示不耐煩,但本人表示立即下樓。”,到了樓下大堂外看見一輛破舊的外地牌車,也無可奈何。

路走到一半,突然記起還有東西在大堂要取,遂讓司機折回。司機立刻便抱怨妨礙他接單拿獎勵,一路要求另行打車。“司機少拿15元獎勵,我答應補給他。結果折回到酒店,他要求我再給予15元獎勵……”繞了一圈被迫下車的向滴滴投訴,結果多天過去了滴滴沒有跟進。

究竟問題出在哪裏?是滴滴獎勵出了問題,還是滴滴管理存在漏洞?事實上,近期滴滴司機甩單、肆意加價、行錯路、地圖定位誤差大等,頻繁讓用戶不爽,相關報導屢有出現。

“最后一公里”掉鏈子,還體現在電商物流方面。“國慶節期間購買的水果和蛋奶等物品,找的是順豐、本來生活網這些知名的公司,結果水果爛了盒子裏都是飛蟲,蛋煮熟剝開了發現都是黑點。”市民黃女士起都很氣憤,對消費者的服務差、體驗糟心,再怎麼宣傳自家的各種“高大上”,都是自欺欺人。

合併&倒閉 “明企”也顯黯淡

“打不死就嫁了吧。”2015年,共享經濟領域“婚嫁”流行。從年初滴滴、快的合併,到近來的美團+大點評、e代駕+神州專車的合併案,中間還夾58同城戰略入股趕集網等。互聯網的共享經濟O2O,突然從“相殺”到“相愛”,表情切換快到甚至只需要一個長假的時間。

更早,百度收了91,土豆優酷合併,但都不像今年一樣合併此起彼伏。然而,合併是“抱團取暖”,能夠活下去,但倒閉就意味徹底告別了這一市場。曾經的O2O洗車“明星”創業公司e洗車已瀕臨倒閉邊緣,而其他多不太知名的洗車、車保養領域的O2O公司,更是來無影去無蹤。

在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朱東方看來,O2O創業公司跟其他公司融合,以后會是一種趨勢,這對雙方發展是一件好事。

艾媒諮詢董事長張毅則表示,合併其實多是一方併購另一方,其中一方最后退出了。比如滴滴和快的合併之后,現在以滴滴為主,基本上快的不出聲了。“整合完成后一方創始人拿一大筆錢或一定的股份離開,這是最好的結局。”

張毅認為,頻繁的合併和倒閉消息,意味O2O市場寒意襲來,如果曾經的明星也不再閃光,非明星們的日子更難熬。

90%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會倒閉

朱東方在廣州舉行的全球App開發創意大賽上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創業有風險,互聯網創業企業90%會倒閉,只有10%會留下來,能夠繼續活下去。

據他介紹,IDG目前投資了400多個項目,80多個項目已經上市,算是“成功”了。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業“淘金者”。在此次廣州智能硬件主題大賽上,500多個項目報名參賽。創業熱潮湧動,跟政策支持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投資人對這種無休止的燒錢方式漸漸疲倦,“砸錢成為常態,但競爭者多,回報周期拉長了。”張毅。

朱東方認為,“進入后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找到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才能發展。有些項目在整合資源、資本運作上沒到位,就會倒閉。

O2O公司“放水養魚”難認同

“先砸錢搞補貼,不僅補給用戶還補給商家,讓大家下載App注冊,習慣這一場景。突然它們合併了,原先的優惠沒有了,開始‘薅羊毛’了。”起滴滴近期的各種“槽點”,從事IT業的市民Dany最不忿的動態加價,甚至出現了加價費用為實際打車費用三倍的離譜事情。而美團與大點評的合併,也讓大家擔憂兩家的優惠幅度會下降。

事實上,優惠翻倍只是良好的願望。所謂“放水養魚”,O2O創業公司深諳此道——為了得到魚,就要先造好池塘、注滿水,讓魚長得更肥。“不用滴滴一樣可以打到車,不用優酷土豆一樣可以看視頻。所謂互聯網、大數據,就是把我的個人信息徹底出賣了。”市民小鵬認為。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合併后服務、優惠等用戶的體驗滑坡,表明合併沒有達到“雙方更好發展”的預期,或者這一預期只是符合了資本方的意願,比如,同一家投資方同時投資N家生鮮電商、視頻App、外賣App等。

對此,朱東方直言,“現階段,還不太贊同共享經濟O2O虛火上身的法。”他稱,資本在調整方向也還在不斷進入,關鍵看創業者團隊素質(突出一點是執)、市場需求以及核心技術等要素是否過硬。

盤點

團購、打車成併購熱點

如果不算剛剛發生的阿里要約收購網絡視頻商優酷土豆,今年以來,在O2O領域,發生多起“併購”案。

2月14日,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實現戰略合併;

5月22日,攜程投資藝龍,持股37.6%,成為藝龍最大股東;

8月6日,58同城戰略入股趕集網,任命楊浩湧為聯席CEO;

10月6日,美團網與大點評換股5:5,王興張濤為聯席CEO;

10月15日,神州專車與e代駕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神州專車董事長陸正耀與e代駕CEO楊家軍將此次合作比作“拜兄弟”,又稱“比作結婚也行”。

從併購的規模看,合併后新公司均稱為細分市場重要的一級。如滴滴、神州藉此與Uber形成三足鼎立。美團和大點評攜手確立了老大地位,共同抗衡百度團購業務;58和趕集的合併更是老大和老二的聯姻。其中,滴滴快的合併估值已達165億美元,美團和大點評合併后估值也達到110億美元級別。看來,在O2O領域,此輪併購會生一批百億美元級別的“獨角獸”。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