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2010年將給中國國內資產價格走向增加諸多變數
鉅亨網新聞中心
規模龐大的“熱錢”2010年不僅給外匯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也將給國內資產價格走向增加諸多變數。
據中國證券報1月9日報道,作為影響2010年經濟的關鍵詞之一,規模龐大的“熱錢”不僅給外匯管理帶來巨大挑戰,也給國內資產價格走向增加諸多變數。近期美元結束自2008年12月的反彈重新走軟,以美元為融資貨幣的套利交易再度活躍,新一輪“熱錢阻擊戰”箭在弦上。
熱錢迂回路徑
“其實熱錢并非練過什么隱身術,無非是內外接應的障眼法。”一位熟諳此道的港商陳先生道出玄機。陳先生在廣東東莞經營一家服裝加工廠已經十多年,他在大陸經商的同鄉不少人還經營著一項特殊業務——充當熱錢入境的“內鬼”。
一些在內地做生意的港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外匯額度,如果當年用不完,下年銀行就會相應削減額度。因此許多人借此充當外匯買賣的工具,賣給那些賭人民幣升值的外來投資客。
“尤其是2008年以后生意不好做,大家手里都剩了好多外匯額度”,陳先生說,多出來的額度就以協議形式悄然轉手給香港炒匯客。
按照行業慣例,炒匯客和有外匯額度的港商約定匯率和對敲方式、時間。“投資人會按協議匯率將港幣打進港商的賬戶。港商在香港收到港幣時,要做的就是在內地相關的戶頭上為外匯投資者準備相應的人民幣,然后再準備一份海外貿易合同,把香港戶頭的港幣轉到內地銀行結匯成人民幣。”陳先生說,“做中介的港商會收取一定傭金,一般虧不了。”一旦投資者準備撤出,港商則會進行反向操作。“只需要準備好貿易合同,向內地有關部門申請港元換匯,匯出即可。”
通過虛假貿易方式,投機熱錢堂而皇之地進入境內,通過收結匯增加我國外匯占款。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不僅企業在進出口貿易的掩護下鋌而走險,家族作坊和網絡經營式的地下錢莊也異常活躍。
楊先生曾試過使用深圳的地下錢莊匯款到香港自己的賬戶。在將9.5萬元人民幣打入對方指定賬戶后,僅過了20分鐘,就在香港的賬戶上查詢到約10萬元港幣進賬,手續費只有50元人民幣。而要通過正規銀行電匯,則需要1—5個工作日,電報費、套匯手續費和匯款手續費的傭金將近200元人民幣。
香港大街小巷布滿大量貨幣找換店,當地稱作“兩替店”。除了提供貨幣兌換服務,幾乎每家都有內地匯款業務,而且標明“量大面議”。這些“兩替店”與內地地下錢莊一拍即合,往往成為不少資金進入內地的通道。
[NT:PAGE=$]
一些中小城市吸引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也為熱錢轉移者所利用。近期查處的一個案例即為利用虛假投資向內地轉移資金:一家注冊于開曼群島的房地產公司在內地一個中小城市投資成立4家公司,注冊資本合計1.192億美元。資本金到位后,4家公司迅速辦理資本金結匯,大部分匯往其在北京的集團總部,僅1.4億元人民幣滯留于4家公司當地賬戶。這些資金很多都被輸送到一線城市,用于炒股、炒樓。
“地下錢莊的實際規模遠遠超過外匯部門查處的數字。”東莞某銀行國際部趙女士說。她說,出口型民營企業對地下錢莊的“接受”程度很高,這成就了地下錢莊的熱絡生意。
誰得熱錢青睞
熱錢如此集中入境為哪般?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海外資金流入內地主要通過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來做套利交易。
1月7日現貨美元兌人民幣尾盤報人民幣6.8278元,而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NDF報人民幣6.6355至6.6455元。將人民幣遠期賣掉,可以有2.8%左右的套利。另一種套利模式則是在海外貸入低價美元,轉道國內結匯后,存在銀行賺利息。謝國忠表示,目前國內不少出口商通過這種套利方式賺的錢可能要多于出口主業。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看來,熱錢更愿意抓住國內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獲利機會。“市場供求并不是人民幣匯率的主要決定因素。現在的情況跟2007年不同,人民幣沒有太大升值壓力。如果熱錢對匯率政策重新解讀,進入套匯的跨境資金可能選擇退出。”
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海)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德揚認為,有些熱錢可能盯住內地房地產。“2009年圣誕節前后,香港銀行就存入了5,000億港元的資金,準備進入內地,其中有一部分是為了投資房地產。原因是海外熱錢認為人民幣有大幅升值可能。”劉德揚稱。
但也有不少外資選擇高位離場。劉德揚介紹,2009年上海大宗房地產交易總金額達42億美元,賣方多是境外機構,而接盤者基本上是內地企業。即使有少數買家的身份是非內地公司,也是港臺企業。
新興市場股市無疑對熱錢最具誘惑力。據全球專業資金流向跟蹤機構EPFRGlobal初步統計,2009年全年,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吸引資金流入達645億美元,債券基金吸引資金流入82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吸引了191億美元資金流入,創下歷史紀錄。在內外流動性推動下,新興市場股市漲幅動輒超過50%以上。
[NT:PAGE=$]
“對于大宗商品市場,套利熱錢一般不直接購買商品,而是去買交易所發行的ETF基金。但現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基本面并不明朗,商品市場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不過,在充足資金的支撐下,市場還將浸泡在美元流動性泛濫的汪洋大海里。”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
熱錢向何處流去
2009年底美元一波反彈行情讓拆借套息資金重新流回美元市場,引發市場對熱錢出逃的擔憂。但近期美元結束2009年12月初以來的反彈重新走軟,以美元為融資貨幣的套利交易再度活躍,新一輪的“熱錢阻擊戰”箭在弦上。
“應該說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這樣的資源型國家,仍是熱錢看好的投資地。不過2010年大多數新興市場經過2009年強勁暴漲后,不會表現出像2009年那樣的強勁態勢,而將處于高位震蕩的格局。”劉煜輝稱。
由于外資大舉涌入,新臺幣、韓元以及印尼盧比等貨幣匯價近日連續大漲,紛紛創出半年來最大漲幅或是觸及一年多新高。為了打擊熱錢,中國臺灣、韓國、印尼當局對匯市實施了干預,而發改委近期也對熱錢流入發出警告。
2009年末流入中國的熱錢已呈加快態勢。2009年年11月外匯占款較上月末新增2,543億元。當月中國外貿順差約141億美元,FDI約為70億美元,二者共計211億美元。這與11月份折合約372億美元的外匯占款相差162億美元。
不過,對于未來熱錢能否呈現持續流入的態勢,市場仍存不小分歧。“2010年美國和日本的低利率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借入美元、日元來做套息交易,其時間越長,風險積累也就越大。”渣打銀行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關家明表示。
申銀萬國報告認為,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美元指數與新興市場股市同漲同跌的情況,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以及資金的流入量,更多與其自身經濟表現以及美國股市的表現相關,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預計資金將繼續流入新興市場。
不少私募基金對未來熱錢對市場的推動作用并不看好。礪石董事總經理肖世明認為,美元前景并不明朗,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何時退出有較大不確定性,這都為熱錢能否持續流入增加變數。2010年流動性對市場的正面因素肯定要減弱。匯利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何震說。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