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2-27 10:18


近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以下簡稱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以下簡稱《年報》)。《年報》以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的大數據為基礎,秉承客觀、公正的理念,詳細分析了59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的銀行業理財市場的全貌。

《年報》總結2015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運行特點如下:

一是,銀行理財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60,879只,理財資金賬面余額23.50萬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為56.46%。其中,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0.32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5.08萬億元,增幅為96.95%。2015年,銀行業理財市場有46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了理財產品,共發行186,792只,累計募集資金158.41萬億元,其中開放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含各開放期內的申購)115.55萬億元。

二是,銀行理財市場的結構發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超過國有大型銀行,占據市場的主體地位,為9.91萬億元,市場占比42.17%,較國有大型銀行高出5.28個百分點;3至6個月(含)期理財產品和6至12個月(含)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超過3個月(含)以內的短期限理財產品,3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9.55萬億元,占封閉式理財產品比重為72.46%,較2014年底上升8.33個百分點;銀行同業類產品存續余額超過私人銀行類產品,為3.00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2.77%,較2014年底上升9.52個百分點。


三是,理財資金投資的資產結構保持穩定,截至2015年底,理財資金投資資產結構和去年大體一致,仍然以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三大類資產為主,共占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89.10%。

四是,理財業務積極支援實體經濟。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萬億元的理財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占各類資產余額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萬億元,增長48.27%。主要方式是通過加大購買債券、非標資產和權益類資產的力度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投向涉及國民經濟90多個二級行業,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房地產業、道路運輸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等。同時配合落實國家和監管部門的改革,“兩高一剩”行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規模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分別較去年末下降22.85%和46.92%。

五是,理財產品為客戶帶來豐厚回報。2015年,銀行業理財市場累計兌付客戶收益8,651.0億元,比2014年增長1,529.7 億元,增幅21.48%,其中封閉式產品按募集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4.69%。分投資者類型來看,一般個人類產品兌付客戶收益4,696.9億元,機構專屬類產品兌付客戶收益2,379.5億元,私人銀行類產品兌付客戶收益816.8億元,銀行同業類產品兌付客戶收益757.8億元。同時,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理財業務收益約1,169.9億元。

六是,理財業務風險總體可控。銀行理財產品實現了全流程的集中登記,理財登記數據質量持續改善,理財產品的透明度進一步提高。理財資金投資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優質資產,風險較低,風險等級為“四級(中高)”和“五級(高)”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僅占全市場的0.55%。特別是理財產品實行了集中登記后,每個一般個人類產品都有唯一的產品登記編碼,都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避免了假冒產品。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年).pdf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