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東方證券IPO頂牛 提交上市申請拼速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方證券最快下月上報上市材料;國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財務并表工作也在積極跟進。
一位接近東方證券的人士近日表示,東方證券正在準備相關材料和數據,近期將上報上市材料。
“預計最快一季度將備齊材料開始沖刺IPO。”他表示。
另一方面,滬上另一家大型券商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上市,據悉,國泰君安與申銀萬國股權變更的相關文件已完成準備工作,上報證券監管部門審批。與此同時,國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財務并表工作也在積極跟進。
兩家資質優良,上市之路頗為坎坷的滬上券商,現在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終誰將率先撞線,在今年夢圓A股市場,只能拭目以待。
國泰君安清除上市障礙
去年2月,上海金融辦主任方星海公開表示,國泰君安、東方證券在完成“一參一控”整改工作后,要積極做好上市準備工作,力爭2012年實現上市。這一表態重燃市場對兩家券商啟動IPO的預期。隨著2011年業績出爐以及國泰君安與申萬換股完成,基本掃清了兩家券商的上市障礙。
實際上,早在2007年國泰君安就曾提出公開上市計劃,并于2008年2月進入上市輔導期。2008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證券公司控制關系的認定標準及相關指導意見》,明確證券公司“一參一控”政策,提出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符合“一參一控”要求的證券公司不得上市。國泰君安的上市進程被迫止步。
在隨后的近4年時間中,被“一參一控”政策阻攔在A股門外的國泰君安只能看著其它數家券商通過IPO或借殼上市,進一步擴大資產規模,擴張業務。直至2010年年底,匯金公司與上海國際集團正式簽署了《關于申銀萬國與國泰君安股份置換和轉讓備忘錄》后,國泰君安的上市之路才再現曙光。
換股之前,國泰君安的第一大股東為上海國際集團全資控股的上海國資經營公司,持股份額23.81%,第二大股東則是匯金。由于匯金系和上海國際集團均控股、參股多家券商,所以面臨的股權處理問題都異常復雜艱巨,這也是國泰君安上市的最大攔路虎。
根據匯金與上海國際的備忘錄,通過與匯金換股,上海國際集團將控股國泰君安,退出申銀萬國。與匯金達成股份置換之后,上海國際集團達標“一參一控”最大障礙將被清除。換股交易完成后,上海國際集團將獲得國泰君安45.09%的股份,成為國泰君安最大股東。根據雙方約定的1:2.33的換股比例,即1股國泰君安股份換2.33股申銀萬國股份,匯金公司將以其名下的5.22億股國泰君安股份置換國際集團及旗下公司名下的共12.19億股申銀萬國股權。
業內普遍認為,換股完成后國泰君安將成為上海國際集團的核心資產,其將盡快推動國泰君安A股上市,上市前景已經明朗。近日據媒體報道,上海國際集團與中投、匯金公司已就國泰君安與申銀萬國“股權互換+期權回兌”達成框架協議,目前國泰君安與申銀萬國股權變更的相關文件已完成準備工作,上報證券監管部門審批。與此同時,國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財務并表工作也在積極跟進。
三年盈利東方證券達標
與國泰君安相比,另一家上海券商東方證券的上市之路則更為崎嶇。早在2001年,東方證券便已提出上市計劃,并于2003年完成了首次增資擴股,卻最終由于2005年業績虧損功虧一簣。2006年,東方證券重啟上市計劃,兩年后,相同的劇情卻再度上演。就在東方證券欲圓上市夢想時,突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公司自營業務損失慘重。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盡管2008年東方證券投資凈收益為9.96億元,但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合并后,其自營業務仍虧損21.21億元,最終致使公司全年業績凈虧逾8.8億元,東方證券沖刺IPO再度折戟。
東方證券去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25.72億元和9.55億元,財務指標已符合連續3年盈利的上市“硬杠杠”。 一位接近東方證券的人士近日表示,東方證券正在準備相關材料和數據,近期將上報上市材料。
“預計最快一季度將備齊材料開始沖刺IPO。”他表示。
另外,國泰君安2011年則實現營業收入76.36億元,實現凈利潤28.32億元,兩項指標均列已公布業績的61家非上市券商之首,亦滿足連續3年盈利的上市要求。兩家資質優良,上市之路頗為坎坷的滬上券商,現在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終誰將先行撞線,在今年夢圓A股市場,讓我們只能拭目以待。(證券日報)
(陳蘇珊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