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棉價瘋漲 風險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再創新高,盤中觸及每噸19055元,最終鄭棉主力1105合約收紅,成交量超72萬手,這已經是該合約第八個上漲交易日累計漲幅達8%。不過當日鄭棉主力合約振幅較大,達2.21%,風險開始顯現。

市場人士分析,國內棉花期貨的強勁漲勢不但受國際市場影響,也與國內市場青黃不接,供應短缺有關。

受世界第四大產棉大國巴基斯坦洪災、希臘和巴西減產影響,市場提升全球棉花減產預期。國際棉花協會近日公布的9月全球供需報告就將2010/2011年度全球產量調減12.5萬噸,同時調高15.5萬噸需求,直接刺激國際市場棉價持續上漲。

9月6日,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指標12月合約觸及每磅91.23美分的兩年半新高,當地市場人士分析,投機資金對棉價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防范風險,美國洲際交易所規定,從9月7日起,當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超過漲跌停板的兩倍,即以合成價格進行交易時,則棉花期權(包括電子盤和場內喊價交易)暫停,此前完成的期權交易仍然有效。之后,當期貨主力合約回歸至漲跌停板之內時,期權交易恢復。

“除拋儲外現貨市場幾乎沒有其他棉花供應,進貨只能依賴拋儲。”一家棉花貿易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

“國內期貨市場目前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陳棉銷售臨近尾聲,而新棉還未上市,供需缺口明顯。”新湖期貨分析師柳青告訴記者,“由于國際市場供應緊張,目前國際市場處于無貨可進的狀態,所以國內棉花供需缺口也不能寄希望于進口。”而且,即便進口順利,從運輸到加工到最后上市,進口棉花最早上市時間也在11月左右,根本不能緩解國內目前供給狀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