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券種無心閑置 券商撞大運坐地生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券商未曾借出的融券券種“待字閨中”卻自動升值,為券商帶來意外收入;兩融部門無意間擱置的券種,卻被火紅的市場催生成一筆意外收入。

據證券時報11月5日報道,據悉,部分兩融試點券商從自營盤劃撥券種,準備客戶融券之需,但前期A股市場強勁的上升勢頭,動搖了投資者的“看空”策略,融券受到冷落,導致券商手中的證券閑置。意外的是,市場的回暖使得這批“待字閨中”的證券身價自動升值。

券種閑置卻自動升值

數據顯示,進入11月以來,深滬兩市A股融資融券業務繼續保持上升勢頭,本周融資融券余額突破70億元。券商在享受兩融業務常規收益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筆意外之財。


券商開展常規融券業務,需要從本公司自營部門劃撥券種,再將證券出借給客戶,券商從中獲得利息收入。

券種閑置雖非券商兩融部門的不作為,但券商收獲的這筆意外之財絕非戰略投資的結果。“這樣的機會絕對是撞上的”,深圳某家具有兩融資格的券商經理說,“這種收益絕對是可遇不可求,而且也不可能作為常態存續下去。”

據了解,上述情況多發生于第二批獲得兩融試點資格的券商中。第一批融資融券交易始于今年3月,當時市場低迷,3月份的融資融券余額僅為660萬元。而第二批試點券商投入兩融交易的7月初,正好是市場本輪上升的起點。上海某大型券商兩融負責人表示,目前的90只標的券種中,為券商兩融意外收入貢獻最多的要數資源、醫藥類個股,而這兩類個股也正是助力大盤上漲的主力軍。兩融業務的這筆收益,實在是拜大勢所賜。

收益如何處理各有章法

據悉,被意外之財眷顧的個別券商已經選擇及時獲利,將券賣出。另外一些券商兩融部門則選擇繼續持有,既不借出也不出售,但如此一來,他們必須承擔市場反向、股價下跌的風險。

對于賣出券種的券商來說,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所獲利益究竟該歸屬自營部門還是兩融部門。

據記者了解,這一部分收入的歸屬劃分,各家券商處理方式不一。某大型券商將這一部分收入歸屬自營部門。“這筆收入當然是屬于自營部門,因為沒有進行借券”,該券商人士表示。同時,更多的券商將收益列入公司整體收入,并未劃清界限,這種舉措或許是券商為避免陷入自營和兩融收入混流的局面而采取的權宜之計。

對已經獲得兩融試點資格的11家券商來說,機會是均等的。不過,對于此類意外之財,也有券商表示不以為然。“畢竟融券業務份額很小,我們不會考慮這么做”,某券商高管表示。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