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農產品漲勢將軍CPI 游資炒作說現分歧

鉅亨網新聞中心


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再度推高CPI的預期日益濃厚,面對部分農產品“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番上漲,“游資炒作”被不少人視為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萬能理由”,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最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場上流動性過于充裕。

綜合媒體11月5日報道,按照慣例,國家統計局將于下周四(11月11日)公布10月CPI數據。在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作用下,CPI再度被推高的預期濃厚。


通脹預期不肯低頭

按照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期,四季度物價將隨著基數效應的減弱而逐漸回落。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脹預期仍然高漲。

9月份CPI同比上漲3.6%,創下23個月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新漲價因素的影響主要來源于食品價格的上漲和居住價格的上漲,這兩個因素貢獻了90%。

除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之外,現在又流行起的“糖高宗”、“蘋什么”等新生詞喊出了老百姓的無奈。

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價格監測情況。在監測的31種產品中,近80%價格上漲。

商務部3日發布的商務預報監測顯示,上周(10月25日至31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與前一周相比,均小幅上漲。

海通證券11月1日發布的報告稱,過去半年來,全球小麥和玉米價格已經漲了57%,大米漲了45%,糖漲了55%,大豆價格漲到了過去16個月以來的最高值。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指出,盡管食品價格上漲速度最終會回落,但今后一段時間通貨膨脹率可能會持續高于3%的控制目標。

10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購進價格指數的持續走強,已連續三個月上升,且均超過60%。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近日表示,目前的確存在物價上漲壓力,10月份CPI可能比9月份還高。從走勢上看,把物價上漲控制在3%這樣一個目標確實有難度,但能夠實現。

都是游資惹的禍?

對于這次明顯背離價值規律的農產品價格上漲,游資炒作是否是最大“元兇”?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東方艾格大宗農產品分析師馬文峰的觀點稱,個別產品漲價有可能是供需失衡引起的,如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導致今年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另外,小雜糧中的綠豆也因為供需缺口因素,從去年開始價格上漲幅度很大,甚至是歷史上少見的幅度。

姚景源表示,農產品屬于鮮活產品,有一定保質期限,附加值又不高,不具備投資品特性,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游資大量進入農產品市場。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今年農產品價格上漲,除少數品種確實因災減產外,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場上流動性過于充裕,造成部分原材料和基礎產品價格普漲,不少人被這種“貨幣幻覺”所欺騙。

為了控制市場的通脹預期,回收部分流動性,央行已經宣布34個月來的首度加息。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與近期歷次報告相比,這是央行首次作出“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的表述。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通脹壓力上升越來越令人擔憂,而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預計會導致境外資本流入增加,從而進一步加劇通脹預期。不能排除年內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世行也認為,中國利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以控制通脹預期。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