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經濟學人:量化寬鬆 資產增值的萬能魔彈?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創造貨幣以收購資產──已成先進國家壓低匯率的新手段。過去兩年,許多國家都嘗試了若干形式的QE(歐洲央行較保守,因而促成歐元的相對強勢)。


投資人臆測,美國經濟成長疲弱,將迫使聯準會最快在11月再進行一輪QE。對量化寬鬆的期待,解釋了黃金、股市與公債等資產「為何」均在同一時間上漲。

央行傾向印製更多鈔票,有助理解投資人何以大舉購買金條:憂心通膨升溫。股市走揚,則因預期QE將有利經濟復甦、防止二度衰退。

公債殖利率續跌,則反映多數QE資金將用來購買自家公債,給予價格支撐。因此,QE就像某種,能帶動所有資產升值的「魔彈」(magic bullet)。

RAB Capital基金經理人Dhaval Joshi引述數據指出,除今年第三季之外,股市、黃金與公債同時上漲的情況,自1980年以降只發生過四季。

債券投資人未提升對印鈔過程的戒慎,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當通膨、通縮都可能成為債務危機的後果時,投資人會採取分散策略──買黃金來規避「通膨」、買債券來對沖「通縮」。

另一因素則是「時間水平」(time horizons)的不同。通膨或許會是QE的最終結果,但短期內,風險較偏向通縮。而債券基金經理人,通常僅考慮客戶的短利。

外界質疑,黃金、股市與公債齊揚的狀況,恐無法延續太久。Joshi即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的四季,皆緊隨著公債價格的下跌。

黃金與股市同時上漲的情形,也不盡然合理。Wainwright Economics研究員David Ranson引述自1824年以降的歷史資料顯示,黃金5年內漲逾20%之期間,美國權值股的平均報酬僅2.1%;當黃金跌逾20%,權值股平均報酬達99%。

此外,儘管現階段資產價格走揚,但其它風險可能等在前頭。競爭性貶值本質上是一個不穩定的系統,某國勢必得失去全球貿易比重;而推動出口政策,不注意有可能會演變成阻礙進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