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南北博弈升級中石油陷泥潭

鉅亨網新聞中心


石油產地在南,基礎設施及煉廠在北,兩面同時采取政治施壓

2月22日,路透社援引南蘇丹官員的話稱,該國已經驅逐了中國-馬來西亞石油合資公司總裁。在南北蘇丹博弈日益升級,且中國從中斡旋未果后,南蘇丹的這一舉動也讓其與中國石油公司的矛盾更為激化。

南蘇丹與蘇丹的首席談判代表表示,南蘇丹方面要求合資公司委任新總裁,并稱“與中國關系良好,但與一些石油企業有些問題。”

記者多次聯系中石油集團國際部、發展研究部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對方未能對此發表置評并提供更多細節。


投資200億成“竊賊”

雖然目前蘇丹尚未針對南蘇丹指控的石油被竊作出回應,但南北蘇丹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則讓這起石油被盜案充滿了懸念。

去年7月,南蘇丹宣布獨立后,其控制了境內近70%的石油,而蘇丹則控制了絕大部分石油管道和輸送站等基礎設施,沒有港口的南蘇丹必須通過蘇丹出口石油,蘇丹則提出收取“過境費”要求,雙方曾展開多輪談判,但至今未果。

事實上,自南蘇丹宣布成立后,國內四分之三的原油出口被控制,蘇丹也一直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國內稅收大幅縮水時,對外債務也高臺壘筑。據路透社報道,目前蘇丹的外債約為380億美元,而由于石油收入嚴重受損,蘇丹還將對中國的債務償還期推遲了5年,此舉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同意。

本報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1日以來,蘇丹共扣留了南蘇丹共計980萬桶原油,此前,南蘇丹輸往中石化旗下聯合石化的60萬桶原油在扣留數月才被放行。目前,蘇丹扣留的原油中已經獲釋的為350萬桶,還有540萬桶原油被扣。

一名曾以能源學術訪問身份多次前往非洲的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透露,南北蘇丹目前都處于最為困難的時期,被扣石油是否被竊尚難定論,但指責中國公司參與“竊取”其出口石油更主要的動機則可能出于政治施壓。

“中國在蘇丹投資大概有200億美元,在當地的影響無人能及,所以南北蘇丹都試圖利用中國向對方施壓。”上述人士說。

中石油再陷兩難

目前,中石油在蘇丹共有1/2/4區塊、3/7區塊、6區塊、15區塊四個上游油田區塊和喀土穆煉油廠、喀土穆石油化工廠、石化貿易三個下游項目,以及1/2/4區塊、3/7區塊和6區塊的原油外輸管道。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1/2/4區塊、3/7區塊和6區塊都處于南蘇丹或南北蘇丹交界區域,而這三大區塊又是蘇丹的主力油田。自南蘇丹宣布獨立后,雙方重新分配利益、劃分石油資源的談判便屢次上演,而在雙方的膠著對峙中,中石油則陷入兩難境地。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一名人士向記者表示,南蘇丹掌握著大部分中石油參與的油田區塊,而且目前還有一些區塊尚未探明,北蘇丹則控制了由中石油負責援建的基礎設施以及煉廠,對于中石油而言,如此局面難以取舍。

事實上,面對南北蘇丹各自不同的政治訴求,中石油需要面對的兩難困局還不僅于此。

據路透社報道,南蘇丹政府一直規劃建設一條新輸油管道直線,將南蘇丹原油直接運往位于北部的煉廠。上周,南蘇丹首席談判代表又對馬來西亞-中國管道運營商Petrodar重申了該命令。

但依據目前的微妙局勢,分析人士指出中石油和馬來西亞方面也或將延遲表態,而這也很可能是此次南蘇丹驅逐雙方合資公司總裁的直接原因。據悉,北蘇丹向南蘇丹提出的每桶石油的“過境費”高達32美元。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