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券商借"小集合"鞏固市場地位樹立品牌任重道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2009年11月國內首只"小集合"產品獲批至今,一直在規模和數量上被公募基金整體"壓制"的券商理財產品,終于在高端理財產品上實現突圍,不僅在業績上與同類型產品基金"一對多"拉開差距,而且在數量上實現了快速增長,迅速確立了市場地位.同時,以申銀萬國證券為代表的部分實力券商借機不斷強化高端理財品牌,進一步鞏固了在高端理財領域的話語權.

券商借"小集合"實現突圍

國內券商理財始于2005年,但是發展速度一直相對緩慢.盡管近兩年在數量和規模上實現了大比例的增長,但是一直無法與公募基金同日而語.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歷年新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的數量分別為2005年10只\2006年12只\2007年8只\2008年16只\2009年44只,今年截至11月19日,已經有75只產品公告成立.

Wind統計數據顯示,同期成立的新基金的數量則分別為2005年67只\2006年95只\2007年63只\2008年116只\2009年121只,今年以來,已經有132只產品宣告成立.


申銀萬國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單蔚良指出,券商理財產品在數量和規模上落后于公募基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券商理財產品定位為私募性質,受相關規定影響,在產品和品牌宣傳上與公募基金大張旗鼓的推廣相比,顯得非常"低調",甚至于運作三年后,還有許多投資者沒有聽說過"券商理財".其次,券商理財產品參與門檻較高,一般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首次參與金額都在5萬元以上,與公募基金千元參與門檻相比,顯得"較高".

2009年底,監管層為了推動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監管層對于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審批加速,并放松了產品存續期和規模的限制.隨后不久,券商"小集合"問世.

"小集合"相較一般的券商理財產品(俗稱"大集合"),門檻更高\規模也更加靈活.在最早成立的一批券商"小集合"中,申銀萬國證券寶鼎1期是典型的例子之一,該產品首次參與的最低金額為100萬元,參與人數不超過200人,推廣期規模上限為5億元,存續期規模上限為10億元.這種產品的設計使得"小集合"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面向高端客戶的專屬理財產品.與"小集合"相對應的是公募基金的專戶"一對多",基金"一對多"的門檻同樣為100萬元,人數上限為200人.

"小集合"的獲準發行,使得券商和公募基金在高端理財產品的競爭上,終于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業績驕人,"小集合"確立行業地位

憑借獨特的設計,以及雄厚的投研實力支持,"小集合"受到了部分投資者的追捧,迅速在理財市場刮起了一陣"小集合旋風".首批"小集合"產品2009年底獲批,至2010年初陸續成立.

截至目前,市場上已經成立的小集合已經近20只,而同期基金專戶"一對多"產品數量約是券商"小集合"的10倍.盡管在數量上落后于基金專戶"一對多",但是券商小集合憑借多重優勢,在業績上表現不俗.

今年以來,股市先抑后揚,波動幅度較大.截至11月19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過了12%,最大跌幅近30%.而同期券商"小集合"表現突出,據Wind數據顯示,受統計的11只"小集合"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為2.31%.其中,申萬寶鼎1期等三只"小集合"收益率均超過了20%,其盈利能力令人驚嘆.

良好的整體業績使得"小集合"跑贏了基金專戶"一對多",贏得了投資者的信賴.券商在高端理財產品的爭奪中,憑借優異的業績表現確立了一定的行業地位.同時,以申銀萬國證券為代表的部分資產管理業務較為靠前的老牌券商,也借助"小集合"產品進一步鞏固了行業地位.

打造"小集合"品牌任重道遠,

申萬精品化路線受期待

盡管贏得了投資者的追捧,但是券商"小集合"依然需要不斷地鞏固地位,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而長期品牌的樹立任重道遠.目前,券商在品牌戰略上出現了分化,以申銀萬國證券為代表的部分券商舍棄了"跑馬圈地"式的粗放發展,走上了精品化的品牌路線.

申銀萬國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單蔚良表示,高端客戶一般對品牌的認知度更高,這也就為券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實力和投研能力是"小集合"成功的堅實后盾.因此,"小集合"產品是申萬服務中高端客戶戰略的重要組成,也是公司重點打造的產品線之一.

申銀萬國證券在資產管理業務和理財產品運作方面一直表現謹慎低調,在實力相近的同行業券商中,其理財產品數量相對較少,目前正在運作的"小集合"僅有寶鼎1期一只,"大集合"也只有兩只,但是產品業績均很出色.截止2010年11月19日,申銀萬國三只集合理財計劃今年以來全部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過了9.6%,其中寶鼎1期的凈值高達1.2061元.

分析人士表示,與一般商品品牌不同,理財的品牌,尤其是高端理財品牌的打造需要更強的專業性\更規范的運作和更高的責任感,券商必須謹慎管理好每一只產品,才能贏得投資者的長期支持.因此,"跑馬圈地"式的粗放模式在理財品牌的樹立中并不具有優勢,相反以申銀萬國證券為代表的"精品化"模式則更值得期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