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房地產業務的16家央企一覽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資委3月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除了16家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央企外,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務。以下是16家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央企簡介。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華僑城集團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中國最大的建筑企業集團,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組建于1982年,自組建到2005年8月,共承接合約額8.6千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完成營業額7千億元,其中境外約占30%。曾經承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央電視臺新址工程。主要國內機構包括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國際建設公司、中國建筑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至中建八局)、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中國建設基礎設施總公司、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還有多家設計研究院。主要駐外機構包括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等各國設有公司或代表處。
美國《財富》雜志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名單,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排名第486位。這是中國建筑企業首次亮相世界500強。
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公司于北京發起成立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于 1981年1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組建, 是全國成立最早的房地產開發企業 。原名為中國房屋建設開發公司, 1987年11月更名為中國房地產開發總公司。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并以該公司為核心組建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 是國有獨資企業。公司是集住宅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房屋銷售、出租經營、物業管理、建筑設計、建筑裝修、房地產咨詢、建筑產品制造于一體,兼有國內外貿易、商貿中心及酒店管理、造紙、水泥、采礦等等多項業務的大型企業。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國內外房地產綜合開發(含土地開發)與經營;城市基礎設施、民用與工業建筑(含高層建筑)總承包,建筑工程設計、建筑裝修;國外土地、房屋開發與經營、對外派遣勞務人員、經營非計劃配額管理的商品進出口業務。
公司網址:http://www.cred.com/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成立于1993年2月,前身為保利科技有限公司。集團主要項目有科技貿易、房地產開發、礦產資源、媒體聚焦及文化藝術等。
集團公司下轄5個一級子公司,企業及項目遍及大陸及香港等地區。2008年底,集團總資產876.2億元,同比增長28.4%;凈資產136.2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營業收入234.4億元,同比增長66.8%;利潤總額48.7億元,同比增長28.8%,已連續8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繳納稅金34億元。截止2009年6月,集團合并總資產逾1000億元,同比增長29%,在自身發展史上首次并提前突破千億元大關,進入138家中央企業前50名之列,躋身中央企業資產規模第一方陣。
發展歷程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前身為保利科技有限公司。
1984年1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導人的指示,原總參裝備部和中信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軍事裝備進出口業務。
1992年,根據國家改革開放和我軍裝備建設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在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正式組建,1993年2月在國家工商局注冊。
1999年3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重大決策,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由原隸屬總裝備部劃歸中央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領導管理,成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2003年,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成為國資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
成員企業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利(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保利南方集團有限公司、保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保利財務有限公司等。
網友爆料:保利政治背景揭秘
華僑城集團公司
華僑城集團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之一,擁有房地產、酒店開發經營、旅游及相關文化產業經營、電子及配套包裝產品制造三核心主業,截至2009年中總資產額逾400億元。
擁有華僑城地產、華僑城旅游、華僑城酒店、華僑城亞洲、康佳以及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歡樂谷、波托菲諾、茵特拉根小鎮、華僑城大酒店、威尼斯酒店、城市客棧等一批著名企業和品牌。
華僑城控股的康佳集團,主導業務涉及多媒體消費電子、移動通信、信息網絡、白色家電、汽車電子以及上游元器件等多個產業領域,是中國彩電行業和手機行業骨干龍頭企業。
香港華僑城通過華力紙包裝境外紅籌上市,搭建了華僑城集團國際化發展融資平臺。華僑城國際傳媒公司,主營影視投資制作發行,并涉及廣告、傳媒和演藝業務。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五,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二百零八。
公司網址:http://www.chinaoct.com/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縮寫CREC)是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工業制造、科研咨詢、工程監理、資本經營和外經外貿于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屬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
總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具有國家建設部批準的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以及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合作經營資格證書和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具有派遣人員臨時出國(境)和邀請外國經貿人員來華事項審批權。
總公司現有40家成員企業,主要是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中鐵一局、二局、三局、四局、五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十局、大橋局、電氣化局及隧道、建工集團等14家特大型施工企業,鐵道第二、第三勘察設計院、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特大型勘察設計企業,中鐵西北、西南、工程機械科學研究院等3家大型科研開發企業,中鐵山橋、寶橋、寶工、武工等4家大型工業制造企業,并有12家直屬單位和15個指揮部(項目公司)。施工隊伍遍布除臺灣省外的全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1000多個縣市。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前身是1950年3月成立的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后幾經變更為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主要履行全國鐵路基本建設的領導、組織、指揮、協調和管理職能。198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鐵道部撤銷基本建設總局,組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00年9月28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鐵道部"正式脫鉤",整體移交中央管理。2003年5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后,整體歸國資委監管。
公司網址:http://www.chinaoct.com/index/index.aspx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具有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擁有對外經營權的國有特大型建筑企業集團。2006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20位,世界企業500強排名485位。
中國鐵建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組建于1948年7月。1984年1月,按照黨中央決定和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鐵道兵全體官兵整建制集體兵改工,為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總公司下轄22個集團公司(公司)、5個設計院、1所院校。現有員工22萬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308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7486人,具有中級技術職稱25580人。現有各級各類黨組織7024個,其中黨委1058個、黨支部5668個;現有黨員92826名,其中在職黨員71215名。
中國鐵建以工程承包為主業,集勘察、設計、投融資、施工、設備安裝、工程監理、技術咨詢、外經外貿于一體,經營業務遍及除臺灣省外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總資產820億元。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二十,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五。
公司歷程表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歷史沿革一覽表
1948.7——1949.5 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
1949.5——1954.3 鐵道兵團
1954.3——1983.12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
1984.1——1989.7 鐵道部工程指揮部
1989.7——2000.9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隸屬鐵道部)
2000.9——2003.3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隸屬中央企業工委)
2003.3—— 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隸屬國務院國資委)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文簡稱中化集團,英文簡稱SINOCHEM GROUP。為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已19次入圍《財富》全球500強,2009年名列第中化LOGO170位。
中化集團主業分布在農業、能源、化工、地產、金融領域,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種子)一體化經營企業、第四大國家石油公司、領先的化工產品綜合服務商,并在高端商業地產和非銀行金融業務領域具有廣泛影響。
中化集團在境內外設有200多家經營機構,控股“中化國際”(SH,600500)、“中化化肥”(HK,00297)和“方興地產”(HK,00817)三家上市企業,并于2009年6月1日整體重組改制創立了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在農業領域,中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全肥種、產供銷一體化運作的化肥企業,并在農藥研發、生產、銷售和種子制種、加工領域保持行業領先。
在能源領域,中化集團已有數十年從事石油業務的歷史, 近年來,在增強國際貿易和倉儲物流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實現了上游勘探開發業務的歷史性突破,成為在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石油公司。
在化工領域,中化集團在氟化工、天然橡膠、 化工物流 等細分領域保持領先優勢,并在染料、醫藥研發和營銷方面有著重要影響,是中國 領先的化工產品綜合服務商 。
中化集團向市場提供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旗下的 外貿信托、遠東租賃、諾安基金、中宏人壽等企業均在各自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地位和行業影響力 。
在地產領域,中化集團致力于高端酒店和商用物業的 專業化 開發運營 , 投資控股的 金茂大廈和 凱晨世貿中心已經成為 上海浦東和 北京西長安街的地標性建筑。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集團”,英文簡稱“COFCO”),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在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貿易、生物質能源開發、食品生產加工、地產、物業、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成績卓著。
主要業務包括農產品貿易、食品加工、地產開發、酒店經營和金融服務。中國最大的進出口公司之一,從事農產品和食品進出口貿易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中國企業,連接中國糧油食品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
在葡萄酒、精煉食用油、面粉、啤酒麥芽、番茄制品、印鐵制罐、金屬瓶蓋等行業居中國領先地位,旗下的"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黃中皇"紹興酒,“中茶”茶葉等品牌和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中國食品0506”“中糧控股0606”是中糧集團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糧集團在國內還擁有“中糧地產000031”、“中糧屯河600737”、“吉生化600893”、“豐原生化000930”等6家上市公司。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二十六。
公司網址:http://www.cofco.com/cn/index.asp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文簡稱中冶集團,英文簡稱MCC)是國務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中國冶金工業的開拓者和建設者,先后承擔了寶鋼、鞍鋼、武鋼、攀鋼等國家主要鋼鐵工業基地的建設任務。
中冶集團也是國家基本建設和海外工程承包的主力軍;是國家確定的重點資源類企業,擁有鐵、銅、金、鎳、鈷、鉛、鋅、鋁等生產企業和礦山資源;是中央企業中唯一以紙漿為主要產品、開發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的紙業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技術裝備制造企業之一;還是重要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冶置業”品牌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中冶集團是集科研開發、咨詢規劃、勘查測繪、監理設計、建筑施工、房地產綜合開發、設備安裝、設備制造與成套、資源開發、工業生產、技術服務與進出口貿易于一體,多專業、跨行業、跨國經營,集科工貿于一體的綜合性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至2008年,中冶集團擁有總資產2027.66億元,經營收入達到1651.81億元。2008年,在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公布的“225家全球最大承包商”中,中冶集團排名第12位,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32位。2009年,由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380位,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27位。
發展歷程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中國冶金建設公司,隸屬冶金工業部,是專門負責海外工程市場開發運作的窗口公司。
1994年,根據國家組建“大集團、大公司”的設想要求,經國家批準,經貿委和冶金部以中國冶金建設公司為核心,將部屬的部分設計院、勘察院和施工企業以企業聯合體的形式組建了中冶集團。中國冶金建設公司更名為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1998年,按照黨的十五大精神和國務院機構改革及組建大集團的要求,冶金部決定并征財政部同意,將冶金部所屬的所有勘察、設計院和施工企業的人事權及資產劃入中冶集團公司管理;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冶集團與主管部門脫鉤并劃歸中央管理。至此,中冶集團開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母子”公司模式規范運作。
2006年5月8日,經國資委和國家工商總局批準,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更名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進入董事會規范運作試點后又更名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屬、礦產品的開發、生產、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兼營金融、房地產、物流業務,進行全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現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1992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55家企業集團試點和7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單位之一,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金融、房地產和物流五大產業全面發展。2008年,中國五礦總經營額為277億美元,營業收入1809億元,利潤達到71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331位。
黑色金屬產業
長沙礦冶研究院、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五礦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五礦(貴州)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五礦(湖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香格里拉飯店有限公司)
有色金屬產業
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五礦資源有限公司(五礦鋁業有限公司、中礦國際有限公司、五礦鋁業連云港有限公司、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華北鋁業有限公司、山西關鋁股份有限公司);五礦江銅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愛邦貿易有限公司(澳門)、愛邦企業有限公司(香港)、中銅聯合銅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南昌硬質合金有限公司、江西省修水香爐山鎢業有限責任公司、贛州市贛南鎢業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三虹鎢鉬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華銻化工有限公司、廣西華銻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華晟五礦貿易有限公司、銘廈有色金屬公司(美國);五礦贛州錫業有限公司;贛州市特迪稀土有限公司、五礦稀土(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五礦內蒙古鎂業有限公司;五礦郴州礦業有限公司;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五礦倉儲有限公司;北京金網五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珠海公司。
金融服務產業
金融租賃:中國外貿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保險:五礦保險經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金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期貨:五礦實達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五礦海勤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財務公司:五礦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招標:五礦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證券:五礦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五礦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五礦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企榮貿易有限公司、企榮財務有限公司、新榮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中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金信投資有限公司、五礦建設有限公司、澳大利亞勁飛有限公司、中國五礦新西蘭有限公司)
房地產業
五礦置業有限公司(五礦房地產公司、五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五礦國際廣告展覽有限公司、北京雅筑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宏力邁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五礦置業(天津)濱海新區有限公司、北京曠怡園房地產有限公司、五礦通盈(重慶)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五礦建設有限公司(珠海東方海天置業有限公司、龍建(南京)置業有限公司、五礦建設(湖南)嘉和日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五礦地產南京有限公司、上海金橋瑞和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瑞和(香港)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五礦(營口)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物流產業
五礦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五礦船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勘查開發產業
中國五礦集團勘察開發有限公司(安徽五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甘肅五鑫礦業有限公司、河南五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青海五鑫礦業有限公司);廣西中鑫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廣東五鑫礦業有限公司;甘肅中盛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青海中地礦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國際貿易產業
五礦(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五礦浙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五礦鎮江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亞洲機構
日本五金礦產株式會社、韓國五礦株式會社、南洋五礦實業有限公司、金新船務運輸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駐印度代表處、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朝鮮代表處。
歐洲機構
HPTec GmbH(德國)、英國金屬礦產有限公司、德國五礦有限公司、歐亞運輸貿易有限公司、北歐金屬礦產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駐莫斯科代表處、五礦意大利有限公司、五礦西班牙有限公司。
美洲機構
WuKuang Bolivia S.A(玻利維亞)、Minxia Non-ferrous Metals,Inc.(美國)、Aluminco Holdings Limited(開曼)、美國礦產金屬有限公司、五礦資本與證券公司、洛杉磯礦產金屬有限公司、南美五金礦產有限公司、企美有限公司。
大洋洲機構
澳洲五金礦產有限公司、中國五礦新西蘭有限公司。
非洲機構
南非五金礦產有限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Sinohydro Corporation)是中央管理的、跨國經營的綜合性大型企業,是中國規模最大、科技水平領先、最具實力、行業品牌影響力最強的水利水電建設企業。具有國家施工總承包特級企業資質、對外工程承包經營權、進出口貿易權、AAA級信用等級,被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發展的大型外經企業。2008年,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4位;在全球最大225家國際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50位;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中排名第4位。
集團公司的前身為上世紀50年代初成立的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后在國家部委機構調整中,經過幾次合并與拆分,名稱和隸屬關系有所變化,先后由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歸口管理。2002年12月,在國家電力體制改革中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改組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成為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中央企業。
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外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的總承包和相關的勘測設計、施工、咨詢、監理等配套服務,以及機電設備、工程機械的制造、安裝、貿易業務,電力、公路、鐵路、港口與航道、機場和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城市軌道等方面的工程設計、施工、咨詢和監理業務;投融資業務;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進出口貿易業務等。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承擔了國內65%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任務,參建了長江三峽等上百座世界矚目的巨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突破一億千瓦。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總部位于湖北宜昌,以建筑工程及相關工程技術研究、勘測、設計、服務,水電投資建設與經營,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業,是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的國有大型企業(又稱中央企業)。集團公司成員企業擁有水利水電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和30多個專業工程承包一級資質,主要從事水利、水電、火電、核電、公路、鐵路、市政、工業與民用建筑、機場、港口等工程項目的承包施工和國內外投融資、對外貿易等業務。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12月的三三O工程指揮部。三十多年來,集團由一個單一從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企業,發展成為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為主,集建筑業、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工業于一體的新型企業集團。
集團因整體承建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工程而得名。三十多年來,集團先后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整體或部分承建長江葛洲壩和三峽、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壩和金安橋、清江隔河巖和水布埡、瀾滄江漫灣、大朝山、小灣和景洪,黃河公伯峽、拉西瓦等100余座大型水電站和核電、機場、路橋、堤防等工程2000多項。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建設的主力軍,承擔了三峽工程60%以上的工程量。
集團房地產業發展迅猛,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二級資質,在上海、武漢、宜昌擁有三個房地產開發公司,具備年開發房地產 60萬平方米的能力。
擁有三星級以上酒店4家、四星級以上豪華游船4艘;擁有全國水電行業首家財務公司。
集團擁有水電施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業務涵蓋建材、化工、水電開發、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等行業。所屬葛洲壩水泥廠是“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具有年產水泥300萬噸的生產能力。
公司整合旅游資源,組建的“上海葛洲壩國際旅游有限公司”擁有四艘四星級以上涉外豪華旅游船和二座四星、二座三星級賓館,主要經營長江三峽旅游業務及相關旅游服務,打造出極具葛洲壩特色的旅游產業航母。
公司投資的水泥廠年生產能力達35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三峽”牌油井水泥通過了美國石油協會(API)質量審核花押字認證,暢銷國內外油井市場。
葛洲壩集團具有對外經貿業務權,可從事紡織、電子、化工、醫藥、礦產品、土畜產品、機械等種類產品的出口貿易;承擔本行業國內外的國際采購招標和工程設備、材料的進出口;承辦中外合資、合作和"三來一補"易貨貿易及轉口貿易業務。年均進出口額為1500萬美元,自建、合資、合作生產的黃磷、粘合劑、檸檬酸、胱氫酸、太陽能電池等電子、化工產品遠銷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歐、美、亞、非的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網址:http://www.cggc.cn/
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是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港中旅集團創立於1928年4月,是香港四大駐港中資企業之一。現已發展成為以旅游為主業,以實業投資(鋼鐵)、房地產、物流貿易為支柱產業的海內外知名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港中旅集團控股的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是集團發展旅游主業的上市公司,經營集團在內地、香港、海外的地面旅行社、網上旅行社以及酒店、景區、度假區、高爾夫、客運等旅游相關業務,具有完善的現代旅游產業鏈和較強的旅游綜合投資能力。
旗下擁有香港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深圳世界之窗有限公司、深圳錦繡中華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中旅維景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芒果網有限公司、港中旅(珠海)海洋溫泉有限公司、深圳聚豪會高爾夫球會有限公司、香港中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天創國際演藝制作交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
經國務院批準,自2007年6月22日起,中國中旅集團正式并入港中旅集團。兩大集團的合并重組,進一步延伸了港中旅集團的旅游產業鏈條,完善了旅游網點布局。
港中旅集團在河北唐山投資控股的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年產750萬噸鋼、720萬噸鐵、580萬噸軋材,是中國最大的熱軋帶鋼生產商。在陜西投資控股的渭河發電有限公司,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是西北地區大型火力發電廠之一。
集團致力於開發旅游綠色房地產項目,先後在深圳、上海、蘇州和瀋陽等地成功開發了旅游房地產項目。集團傳統的物流貿易業務,近年來取得不斷發展。
公司網址:http://www.hkcts.com/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團創立于1872年12月26日,1873年1月17日在上海正式開業,現為國家駐港大型企業集團、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總部設于香港。主要經營活動分布于香港、內地、東南亞等地區。1978年,招商局獨資開發了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并相繼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商業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中國第一家企業股份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等。
招商局主要集中于交通運輸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經營與服務(港口、公路、能源運輸及物流)、金融投資與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等三大核心產業。招商局在香港、深圳、漳州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慶、蘇州等地擁有大量的土地儲備,旗下擁有“招商地產”。
公司網址:http://www.cmhk.com/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和運營的企業。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聯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1983年,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于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華潤90%以上的盈利來自內地市場的貢獻。截至2009年9月,華潤在內地累計投資近4,000億元人民幣,涉及13個領域,遍及除青海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華潤的經營涉及電力、地產、消費品、醫藥、金融、水泥和燃氣等多個領域。其中,華潤的零售和啤酒經營規模全國第一,華潤電力是內地效益最好的獨立發電商,華潤置地是最具實力的綜合性地產發展商。華潤集團旗下共有15家一級利潤中心,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華潤創業(HK291)、華潤電力(HK836)、華潤置地(HK1109)、華潤微電子(HK597)、華潤燃氣(HK1193)和華潤水泥(HK01313)。截至2009年底,華潤集團總資產4,169億港幣,營業額達1,607億港幣,員工達30萬人。
華潤集團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涉足地產業。至今,華潤集團的地產及建筑業務遍布香港和中國內地,主要發展類型包括住宅、寫字樓、商場、建筑、裝修及物業管理等等,是中國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置地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國內地從事住宅類地產發展項目,下設北京、上海、成都三家子公司。華潤集團持有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5.88%的股份,是萬科最大股東。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是總部設在澳門的唯一一家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集團前身南光貿易公司成立于1949年8月28日,是澳門最早的中資企業。
集團目前有5家直屬二級公司,其中在澳門有南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光實業有限公司、南光貿易有限公司、澳門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等4家,在廣東省珠海市有廣東南光實業貿易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
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貿易、酒店旅游會展及配套服務業、地產經營開發和綜合物流服務四大類;主要經營商品有:石油化工產品、五金礦產、糧油食品、輕紡服裝、醫藥保健品等;擁有大型油庫、加油站、酒店、百貨商場、寫字樓、碼頭、貨倉冷庫、運輸車隊等資產。
(王桂玲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