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上海GDP增速或放緩至8% 明年經濟15年來最嚴峻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海市發改委透露,預計上海“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速將放緩到8%左右,今后上海轉型的總方向可能是實現“六個轉變”。

中新社援引新聞晚報10月29日的報道稱,上海市發改委在昨天召開的市政協提案知情座談會上透露,預計上海“十二五”期間GDP年均增速將放緩到8%左右。今后上海轉型的總方向可能是實現“六個轉變”,致力打造“上海服務”、“上海智造”、“社會管理”等品牌。

開局形勢

明年經濟形勢15年來最嚴峻


市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處負責人說,“十二五”開局之年,上海明年的經濟形勢不樂觀,“比今年更嚴峻,比全國更嚴峻,可能是1995年來各開局年中最嚴峻的一年。 ”

作為一個高度成熟的經濟體,“十二五”期間上海面臨兩大壓力。在戰略資源角度,上世紀90年代以來獲得的重大資源在拓展中面臨瓶頸,發展中也受到空間約束,即便在郊區,大部分可用土地也已基本被消耗。上海遇到了“大城市病”這一棘手難題。住房、交通、環境問題,以及城市管理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的現狀,都對今后城市管理、社會管理提出新要求。

該負責人表示,預計“十二五”年均GDP增速將放緩至8%左右。上海轉型總方向是實現“六個轉變”。具體來看是:推動發展理念向以人為本轉變;推動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向服務經濟轉變;推動生產生活向綠色低碳轉變;推動發展布局向城鄉一體轉變;推動開放格局向內外并重轉變。釋放世博效應當作為本市發展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上海提出,要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有能力、肯努力的人找到就業崗位。本市將提供可靠的社會保障。如繼續完善經濟適用住房、動遷安置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構建覆蓋全市常住人口、城市和農村一體化、各項制度相互銜接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

“上海服務”、“上海智造”、“社會管理”等一系列概念將實現“十二五”規劃的著力點。

城市發展

全面建設智慧城市

今后,市民會越來越熟悉“社會管理”這一新概念。“十二五”期間,本市將強調社會管理與城市管理。原先市民熟悉的基建、信息化概念,可能會被三個新內容取代。首先,本市擬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全方位、深層次的融合,全面建設現代智慧城市。第二,推進交通、水、電、煤等領域的保障管理。社會管理也被提到了與上述兩者同等地位的程度。上海將積極推廣世博會期間的城市管理經驗,突出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網格化、精細化。

中心城區“退二進三”

目前,上海下一步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初步設想也已成形。本市將把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作為主攻方向,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突破體制機制瓶頸作為核心環節,著力推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市發改委產業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國家首批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中,閘北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就為列其中。在積極推動過程中,上海將通過完善服務業政策措施、鼓勵服務領域技術創新、加大服務業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進行服務業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等措施,突破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約束,加快推進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產業結構。

中心城區和郊區新城要以現代化商務樓宇為主要載體,大力建設以金融、航運服務、信息服務、商貿旅游、文化創意、專業服務、會展等產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中心城區內外環之間將加快推進“退二進三”,重點轉型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在郊區重點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以各類產業基地、開發區為載體,推動工業向規劃確定的工業區塊集中。未來的郊區,要節約工業用地,建設以物流、研發、教育、商務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同時也引導已有的各類產業基地和開發區向生產性服務業轉型。

經濟轉型

鼓勵本土企業投資全球

上海將積極吸引中央企業、外省市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參與上海國資調整和國企重組,推動國資從絕對控股向相對控股或參股轉變。同時,本市將鼓勵本地國有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投資布局。為拓展本市產業發展空間,寶鋼、上汽、華誼等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應加快對外投資步伐,逐步將生產制造環節向資源稟賦較好的地區轉移,通過并購、合作等多種形式。

“保交所”期待上路

以加快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例,上海還積極申請設立中國保險交易所,并已通過市政府報國務院。

下一步,上海將積極探索金融機構綜合經營試點。比如,交銀金融租賃、招銀金融租賃取得“在境內保稅地區設立項目公司開發融資租賃業務資格”,目前有5家單機項目公司落戶浦東機場綜保區,1家單船項目公司落戶洋山保稅區,單船、單機融資租賃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推出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加快落實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加快建立口岸信息聯網共享制度、支持中國船舶油污基金管理中心落戶上海等。

H型走廊初步形成

在空間布局上,“十二五”期間上海也要初步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H(High-Technology)型走廊。這包括嘉定、松江、奉賢、金山等沿邊產業軸,寶山、長興島、金橋、張江、臨港等沿海產業軸,以及閔行、漕河涇等中部產業帶。

本市將努力構筑上海高技術服務業“中環”產業帶,括張江、金橋、五角場、大柏樹、市北工業區、天地軟件園、虹橋、漕河涇、徐匯濱江、浦江等。

“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要實現翻一番,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要明顯提高。到2015年,該產業七大領域制造業總產值欲超過10700億元、服務業實現經營收入超過4300億元,共計實現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5%。

企業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體。因此,到2015年,上海欲培育10家產值超過100億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龍頭企業,50家上市企業,1000家產值超1億元、具有創新活力、發展潛力的骨干企業。

節能環保

低碳區域試點擴大

數據顯示:去年年底,本市用能需求總量為1.03億噸標準煤,今年年底估計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根據分析,若不采取強有力措施,2015年本市用能需求總量將達到1.45億噸標準煤左右,將遠超國家可能下達給本市的能源總量控制指標。

市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的負責人表示,要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推進自愿碳減排交易制度。目前,崇明生態島、臨港新城和虹橋樞紐三個區域已開展相關低碳實踐。同時,要繼續淘汰老舊車輛和高污染車輛,完善公交先行的策略,降低交通領域的碳排放量。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