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周杰倫音樂版權大戰:數字音樂求索盈利模式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重點關注

“我們認為,這些數字音樂機構眼下更重視的仍是用戶數量,商業模式也依然是互聯網公司的‘先流量后變現’模式,現在不會期望單靠音樂來盈利,但音樂會作為互聯網公司的一個重要入口。”


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導

“古堡教堂、超模新娘、千萬鑽飾……”台灣天王級歌手周杰倫近日在英國的婚禮再度吸引了外界的極大關注。當然,在這一輪關注中不單有娛樂視角,還有來自業的觀察。

就在粉絲們想聆聽周杰倫的昔日歌曲以感懷心中的這位超級偶像時,一大批在音樂機構的編輯們卻正在為周杰倫的音樂版權而煩惱。作為阿里巴巴旗下最大的音樂平台,蝦米音樂的音樂庫中有上百萬首歌曲,但唯獨沒有周杰倫的專輯。

對此,蝦米音樂只能“賣萌”的表示:“傑倫的版權我們暫時買不起,但我們還可以送祝福給她們……蔡依林、徐若瑄、溫嵐、侯佩岑。”蝦米列出了一長串周杰倫前女友們的歌曲列表以應付這場“版權危機”。

當然,這場“版權危機”的受困者並非只有蝦米音樂一家。就在2014年的12月末,周杰倫所在的傑威爾音樂公司發表聲明,稱網易雲音樂、天天動聽、考拉FM等網站涉嫌侵犯周杰倫的音樂版權,要求這些相關網站立刻將侵權內容下架。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作為周杰倫網絡音樂版權的獨家擁有方,騰訊旗下的QQ音樂成為了近期的最大贏家。易觀國際音樂業研究員姚海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目前的數字音樂發展現狀來看,版權爭奪正日益成為各大在音樂機構的主要競爭方式。

音樂版權大戰來襲

“我們已經和周杰倫自創的音樂品牌傑威爾音樂達成獨家版權戰略合作,擁有包括周杰倫在內的旗下藝人在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音樂平台的獨家版權。”對於雙方的合作方式,QQ音樂的一位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

一位音樂業的人士稱,在周杰倫的獨家版權合作上,QQ音樂付出巨大。盡管騰訊從未披露過與周杰倫合作的具體金額細節,但從眼下來看,這筆投資已經給QQ音樂帶來了非常明顯的市場回報。

2014年12月17日,傑威爾音樂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蝦米音樂、天天動聽、網易雲音樂、考拉FM等音樂網站,愛奇藝、優酷網、土豆網、PPS等視頻網站,都有侵權提供周杰倫新專輯中的第一首主打歌曲《鞋子特大號》音頻或視頻(包括電台版或REMIX版等),要求上述網站立即將侵權作品做下架處理。

“版權內容的採購是目前各大數字音樂機構的最大成本所在,也是各家競爭的核心內容,隨之而來的行業現象就是,圍繞版權的侵權與訴訟。”姚海鳳向記者表示。

1月20日,因被騰訊公司投訴1542首歌侵權,網易雲音樂被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做出行政處決定,責令其停止侵權行為並處以款25萬元。2014年11月10日,騰訊公司向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禁令申請,稱耗資1億多元購買了623首歌曲的版權被網易雲音樂未經許可向公傳播,要求網易公司停止侵權。

很快,網易雲音樂也還以色,起訴QQ音樂侵權其192首網絡音樂內容,法院判定QQ音樂的侵權行為,並要求其刪除《外婆的澎湖灣》等相關內容。此外,網易雲音樂與酷狗音樂也在近期互訴對方有音樂侵權行為。

拋開盜版門檻和成本的討論,版權訴訟的背后其實正是目前數字音樂機構的版權競爭現狀。在這方面,各家均投入重金。據悉,QQ音樂目前已經和200多家唱片公司達成正版合作,其中不乏國際三大唱片公司中的華納和索尼音樂。而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則在《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投入重金,獲得后者的獨家音樂版權。

“隨各家在音樂版權的投入上日趨重視,國內數字音樂版權化時代正在到來。”姚海鳳表示。

探索新商業模式

目前,文化業中的影視業如日中天,而音樂業留給外界的印象則是日暮西山。但從數據來看,2013年同期音樂業的值規模要遠遠超過影視業的水平。

國家音樂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此前發布的《2014中國音樂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音樂業市場總規模在2013年達到2716.56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核心層的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達到了440.7億元。而在同一年度,中國電影業票房規模為217億元,電視劇市場規模為108億元。

事實上,近幾年實體唱片的日趨衰落讓外界對音樂業的前景感到悲觀,而更讓業界怨聲載道的是,數字音樂至今未找到適合的商業盈利模式,如今除了背靠BAT和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外,音樂業巨額投入和不成比例的出几乎沒有人能玩得起。

姚海鳳:“目前,數字音樂機構的主要盈利來源於廣告收入、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流量分成以及用戶付費,但是三者的營收相加也遠遠不足以抵消版權購買的投入。”

事實上,什麼是最適合的商業模式,各家目前都在探索階段。就在大婚前夕的2014年12月,周杰倫與QQ音樂聯手發行了其首張數字音樂專輯《哎呦,不錯哦》。這張新專輯囊括了周杰倫的12首新歌,但不同於以往的“免費午餐”,用戶必須通過QQ音樂在付費20元后才能聽到這首新專輯,這種不同於傳統實體唱片的發行方式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

“這個數字音樂專輯其實一開始只是我們雙方經過商議后的一次試水,並沒有考慮太多效果之類的,沒想到最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元一張的數字音樂專輯,銷量超過了15萬張,對於這次試水,QQ音樂其實是不計收益的,但這個項目卻為歌手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尊重,唱片公司也從中找到新的收益模式。”QQ音樂的前述人士。

“但是目前來,用戶付費的比例非常低,各家雖然都在嘗試擴大用戶付費的比例,但是同時也害怕因為付費而失去現有用戶。我們認為,這些數字音樂機構眼下更重視的仍是用戶數量,商業模式也依然是互聯網公司的‘先流量后變現’模式,現在不會期望單靠音樂來盈利,但音樂會作為互聯網公司的一個重要入口。”姚海鳳表示。

從騰訊來看,這家互聯網巨頭正在通過QQ音樂打造自身的數字音樂生態圈,而后連結到騰訊QQ、微信、QQ空間、視頻、游戲等全品鏈,打造音樂社交、O2O演出、電商、演出票務、粉絲經濟等多元化的數字音樂營銷模式。(編輯 楊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