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銀行高息攬存引發貨幣基金大額凈贖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半年考核將至,銀行以4%的利率高息攬存,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的持續趨緊,已經引發貨幣基金大額凈贖回,部分貨幣基金一天內遭遇了10億級贖回。

據證券時報6月28日報道,半年考核將至,銀行以4%的利率高息攬存,吸引部分機構資金轉投銀行間市場獲取高收益,引發貨幣基金出現大額凈贖回。為了應對機構贖回,基金經理被迫賣掉一些沒有到期的券種,拉低了貨幣基金收益率,近期,有近10只貨幣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低于1%。


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持續趨緊,已經引發貨幣基金大額凈贖回。

從可靠渠道獲悉,半年考核將至,銀行以4%的利率高息攬存,吸引了原本投資于貨幣基金的部分機構資金倒戈,有貨幣基金一天遭遇10億級贖回,轉投銀行間市場獲取高收益。

業內人士擔憂,機構可能將資金持續從貨幣基金騰挪到銀行,貨幣基金則被迫賣掉沒有到期的券種,出現兌現浮虧,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有可能負收益。

據悉,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由較寬松到緊張的轉折開始于5月中下旬。

一家銀行資金交易中心交易員表示,“在銀行間市場,四大行最有錢,從5月中旬開始,貸款明顯收緊,到5月底,不僅不借錢給其他機構,還要向其他機構拆借,市場資金面驟然緊張。”

到了6月下旬,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更加緊張,部分銀行需要保證在6月30日有75%以上的存貸比,再加上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農行IPO臨近,銀行為大資金開出了1個月年化收益超4%的優厚條件。

從市場利率來看,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市場利率急速攀升,5月25日這一利率水平還在2.0482%,到了6月25日,飆升至4.0525%,一個月內上漲近1倍。顯然,投資于貨幣基金,年化1.5%到2.5%的收益率遠遠比不上直接投資于銀行間市場。

“央企財務公司、信托公司手里有不少可以動用的短期資金,現在銀行缺錢,開的價格又高,他們肯定愿意倒倒手。”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透露,近來頻有貨幣基金的機構客戶被銀行拉走,貨幣基金一天上10億的凈贖回也曾發生過。

貨幣基金的大額贖回引發了業內人士對“負收益”的擔憂。

“目前短期債券價格比長期債券跌得厲害,而貨幣基金拿的基本都是短期債券,部分貨幣基金在凈贖回情況下,不得不虧本賣掉沒到期的券種,在極端情況下,有出現負收益的可能。” 一位憂心忡忡的基金研究員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貨幣基金采用攤余成本法計價,同時需參照市場價格確定“影子價格”,兩者差就是偏離度,當偏離度超過0.5%時必須按影子定價估值。如果為了應付大規模贖回賣掉沒有到期的券種,做這樣的虧本買賣會增加貨幣基金的負偏離,當負偏離度到0.5%時必須調整,即需要把浮動虧損調整為實際虧損。

貨幣基金已經開始行動應對機構的贖回。上海一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透露,為了應對機構贖回,基金經理已開始賣券“騰頭寸”,賣掉一些沒有到期的券種。

事實上,從近期貨幣基金7天年化收益也可以看出端倪,有近10只貨幣基金收益率低于1%,這就表明部分貨幣基金賣掉一些沒有到期的券種,兌現了一些浮動虧損,拉低了貨幣基金收益率。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貨幣基金出現負收益可能性不是很大。由于銀行間市場的參與者只限機構,對于那些機構投資者占比不高的貨幣基金來說,“連鎖反應”導致的機構資金贖回對其影響有限。

“如果一只100億的貨幣基金,50億為個人持有,50億為機構持有,即使機構持有量從50億下降到20億,被贖回60%,對于整個貨幣基金來說也只下降30%的規模,基金經理應對起來并是十分困難。”該人士進一步表示,2006年貨幣基金凈贖回要比目前嚴重得多,當時貨幣基金機構持有比例高,并且個人也從貨幣基金轉向打新股,3個月內凈贖回普遍在80%左右,才導致了貨幣基金定存出問題并且少量貨幣基金出現負收益。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