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理財

香港收緊按揭見效 供款負擔率回落 業界憧憬銀根將鬆綁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自 2009 年 10 月以來,香港金管局 4 度推出措施,收緊按揭成數。金管局昨 (18) 日指出,目前反映銀行按揭業務風險的兩大指標,供款與收入比率及貸款對樓價比率已較之前明顯回落,反映措施已成功提高銀行控制風險能力。有分析指金管局昨天的言論,等同向市場初步發出信號,如樓價再跌,收緊措施可望鬆綁。

香港《明報》報導,香港銀行去年貸款增長放緩至 20.2% ,比 2010 年的 28.6% 大幅回落,其中按揭貸款的增長,更由 15.3% ,急降至單位數 8% 的水平。金管局銀行監理部助理總裁萬少焜指出,在金管局 4 次出手之後,目前香港供款與收入比率及貸款對樓價比率,已由 2010 年 8 月份的 41% 和 64% ,分別回落到目前的 36% 和 53% ,顯示銀行承擔按揭風險能力已有所加強。


被問到現時可否放鬆按揭措施,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說,銀行的按揭風險管理安排是否到位,是金管局對逆周期措施的最重要考慮,但他也承認「地產市場的周期減慢,交投下跌,價格回落,也是措施的參考因素。」他指當局會按實際情況不斷檢討,目前難以預測在什麼情況下調整措施。

永隆按揭及私人貸款中心主管蔡爾全指出,目前樓市已見明顯降溫,建議可減少按揭成數的限制,「如果樓價繼續下跌並且回穩至合理水平,按揭比例可予微調。」一名大型銀行按揭部主管則認為,待歐債明朗化,香港經濟及失業率日趨穩定時,當局可考慮放鬆措施。

追蹤香港樓市發展 30 年的 Portwood Capital 董事總經理卓百德指出,供款對收入比率跌回 36% ,已是健康水平。曾任摩根士丹利地產股研究部主管的卓百德,自己也有編製香港樓價負擔比率,他指目前應已回落至較歷史平均高出半個標準差的水平。「若樓價再跌 6% 至 7% ,應會返回歷史平均值,屆時金管局可以放鬆樓按措施。」

卓百德指金管局昨天交代兩大指標回落,已是向外界發出初步信號,就是樓價再跌便可鬆綁,他估計這會在上半年內出現。根據金管局資料,在收緊按揭成數之下,過去 3 年,貸款對樓價比率不斷下跌。該局沒提供供款對收入比率的數據,但以該局研究部一份報告的走勢圖顯示, 1997 年樓市高峰時負擔比率高逾 60% ,在 2005 至 2008 年樓市較平穩的日子,維持在 30% 左右,目前 36% 即比當時略高。

另外,金管局自去年開始收集非本地收入的按揭申請,阮國恒表示,收集了約半年的數據之中,來自非本地收入的申請在宗數和金額上都佔整體約 4% 。阮國恒又說,預計今年香港銀行貸款仍會有正增長。

雖然市場預期,政府有望放寬樓宇按揭成數,不過有學者就認為,近月樓市交投大減,樓價下調,額外印花稅 (下稱額印) 才是真正元兇,即使政府提高按揭成數限制,對樓市仍無大幫助。

城市大學商學院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稱,金管局過去收緊按揭成數,對樓價的實質影響不大。他指出,政府於 2010 年已開始進行有關措施,但事實上同期的樓價仍然大升,直至去年下半年,額印效應逐漸浮現,炒家被迫離場,拖累交投大跌,樓價才有所下調,反映樓價升跌,與按揭成數並無直接關係。

他補充,有關的措施旨在保護銀行的按揭貸款風險,防止在樓價下滑時,銀行要負上爆煲的危機。不過,他認為,現時樓價經已有所回落,而銀行對住宅物業的估價亦較以往保守,以借出同等金額計,所佔樓價的成數已相對提高,故當局絕對有條件放寬按揭成數。

受到額印拖累,去年下半年二手成交量大減, 2011 年下半年登記二手私人住宅按揭合約 3.15 萬宗,較上半年的 5.67 萬宗,大跌 44% ,減少 2.52 萬宗,並創 2006 年下半年 3.12 萬宗後的五年同期新低。上月份登記的二手私人住宅按揭合約 3400 宗,創 34 個月新低,逼近金融海嘯時 2900 宗的低水平。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預期今年首季,數字將持續向下,料下探 3000 宗的水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