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玄:透過雲端運算概念 把中華大辭典效益發揮到最大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兩岸網台北12月27日報導 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表示,兩岸合作解決語言文字習慣不同問題,透過電腦雲端運算概念,建立語文知識庫,使兩岸在語文應用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華文影響力擴及全球,把中華大辭典的計劃效益發揮到最大。
兩岸打算合編中華大辭典,以解決兩岸語言文字習慣不同,劉兆玄表示,兩岸經過多年隔閡,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許多差異。譬如台灣常用「土豆」,在大陸指的是馬鈴薯,「窩心」不是貼心,反而是受委屈感到苦悶。
國家文化總會提出「中華語言智識庫」計畫,將建立兩岸語文資料庫,讓民眾隨時可以上網查詢。文化總會指出,這項計畫明年底就可達成初步成果,「兩岸常用詞彙辭典」將搶先上線,而內容更為完整的「中華大辭典」,則預計於2015年可以完成。
劉兆玄指出,這項計畫參酌維基百科經驗,建立「全民編寫、專家審查」的機制,讓民眾的意見也有機會可以納入。他說,這個智識庫是匯集兩岸不同辭語辭典納入雲端數據庫,可以隨時更新,無限擴張,使海峽兩岸在語文應用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將華文的影響力擴及全球,將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的計劃效益發揮到最大。 (記者:劉曉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