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醫院監測“超級細菌” 專家稱不會大面積流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27 08:40
我國正嚴陣以待“超級細菌”。此前,這個已經在一些國家致多人感染的細菌,憑借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有的耐藥性,被冠以“超級”之名。
京華時報報道稱,衛生部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超級細菌”監控網絡,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共設立了19家哨點醫院。這些措施,旨在力拒潛在的疫情威脅。監測方案要求,全國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如發現耐藥腸桿菌科陽性的檢測結果、且疑似“超級細菌”的耐藥情況,如不具備實驗室檢測條件,須立即將菌株送至距離醫院最近的19家哨點醫院。同時,須在12小時內上報至國家細菌耐藥監測網,由北京大學藥理研究所進行最終確認。
可以使公眾放心的是,以我國目前的檢測技術,判定“超級細菌”并非難事。李耘表示,針對上報的疑似菌株,可以一邊做產酶實驗,一邊做基因測試,“因為菌株產酶的確定要過夜培養,需要一天時間,后者則半天就可以出結果,因此最快是一天內就可以確認”。
南方都市報報道稱,廣東省傳染病學專家、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葉曉光進行了10余年“細菌耐藥性與抗生素合理運用”方面的研究,他認為,“超級病菌” 不會向病毒一樣造成大面積流行。在目前暫無辦法治療的時候,人們完全可以通過調節自身內環境、提升免疫力來抵抗超級細菌的侵襲。
葉曉光說,“超級細菌”只是一種感染,并不是傳染病,公眾無需恐慌。病毒一感染一大片,容易成為大眾傳染病,但細菌的感染方式是從“個體”到“個體”。超級細菌不像甲流那樣,屬于大面積攻擊人類的新型病毒。而且,即使感染了超級病毒也不一定會發病,是否發病與細菌量多少,以及本人體質有關。
(劉暢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