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項目開放或進加速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表示,外管局稱將選擇性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這一表態釋放了推進人民幣可兌換的重要信號,資本項目開放很可能進入加速期。
據中國證券報8月5日報道,國際上從經常項目可兌換到資本項目可兌換平均用時5-7年,我國從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到現在已15年。此前,國家外管局管理層的表態一直是逐步、有序、可控地放開資本項目,4日提出“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措辭發生重要變化,體現出推動資本項目開放已提上日程。
2008年以來,以貿易便利化和促進對外投資為目的的資本項目開放先試先行,資本項目開放步伐已經在逐步加快。但應看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進入相對迫切的時刻,目前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具備一定基礎和條件。
推動資本項目改革是防范“熱錢”的需要。雖然資本項目存在一定管制,但各個資本項目管理方式和管理程度存在一定差異,“熱錢”能夠繞過監管,從貿易和直接投資等便利化程度較高的渠道滲透進入。假如資本項下開放進一步推進,境外有投資需求的資金可以通過金融、證券、保險等正規機構進入,外匯管理部門對跨境資金流動監控將更為有效。
推動資本項目改革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然要求。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技術性條件和核心內容。一種貨幣如果不能自由兌換,其在國際范圍內的接受程度必然十分有限,成為高風險貨幣。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的推進,令拓寬人民幣回流渠道成為現實問題。人民幣境內和離岸市場開放、海外人民幣清算系統的建立完善,對資本項目繼續放松管制提出更高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資本項目管理可分為完全管制、較多管制、較少管制和完全可兌換四個階段。我國資本項目開放正沿著這四個階段穩步推進,處于較多管制和較少管制之間。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應該是先機構后個人,先長期后短期。
以便利跨境投資為導向的資本項目開放有望加速推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將產生大量的離岸資金,這些資金有回流境內投資的需求。而小QFII和國際板的推出,也需要資本項目做出適當安排。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建立,為未來人民幣項下可兌換打下基礎。
在風險可控的原則下,開放居民境外投資也有望放松。外匯局官員此前表示,2010年將積極穩妥推進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研究準許境內居民開展境外實業投資。還有消息稱,或將在上海進行試點,境外實業投資的范圍將被框定在非金融投資領域,包括境外對企業股權的投資、房地產投資以及移民投資領域。這將使個人境外投資在QDII基礎上大為拓寬。
不過,也有專家對資本項目開放表示擔憂,認為中國銀行體系存在不少問題,之所以沒出大事是由于資本管制,放棄資本管理就意味著放棄最后一道“防線”。
這些觀點有一定道理。但應看到,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關鍵是建立完善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體系,防范投機資本“大進大出”的防線要越織越密。2010年以來,外匯局已多次提出要完善國際收支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預案,形成全面、雙面的跨境資本流動預警和應急機制。我國2.4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為人民幣幣值穩定“保駕護航”。
資本項目開放對吸引資金、國際板建立、外匯市場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同時,資本項目改革還應“功夫在詩外”,推動國內銀行體系和信貸體系改革,管理好國內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實現國內經濟軟著陸。在此條件下推動的人民幣可兌換和資本項目開放才更令人安心。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