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製造大翻身 成醫藥業新金雞母 各大藥廠搶收購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在全球對於流感大爆發造成威脅的擔憂日益升高之際,全球 3 大藥廠在周一 (28) 皆各自宣布了,可使其業務可以跨足至流感疫苗製造領域的交易案,皆在製藥產業中最有希望、但風險也最高的領域中下重注。
這 3 件交易案中,嬌生 (JNJ-US;Johnson & Johnson) 以 3.02 億歐元買進荷蘭生技公司 Crucell (CRXL-NL,CRXL-US) 18% 的股權,日後將可聯合研發疫苗。亞培製藥 (BAT-US;Abbott Laboratories) 確認將以 45億歐元收購比利時 Solvay (SOLB-BE,SVYSY-US) 旗下包含疫苗製造部門在內的業務。而默克製藥 (MRK-US;Merck) 則宣布獲得澳洲 CSL 公司 (CSL-AU) 季節性流感疫苗在美國的行銷權,不過金額不詳。
而在今年稍早的時候,輝瑞製藥 (PFE-US;Pfizer) 已收購了以疫苗專業聞名的大型藥廠惠氏(WYE-US;Wyeth)。
這些交易反映出,相較於其他各種疾病,製藥大廠對過去不甚重視疫苗製造領域深具信心,相信製造疫苗將成為未來獲利的主要來源,且比重會越來越大,將可取代了那些即將要失去專利保護的陳年藥品。
疫苗銷售的成長速度比其他所有處方藥的速度都快,而且大多不受相關已經讓製藥商投入數十億美元經費研發的暢銷藥物影響。
此外,為了要在大規模流感疫情爆發時,提供人民有所防護,各國政府必須要儲存藥物,也因此全球政府機構漸成為疫苗最大的買主。
有健康保健公司的高層表示,新流感和新型腦膜炎現在很明顯這是一件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而若有人擁有針對新流感或是新型腦膜炎所研發的疫苗,願意支付費用者人數將很可觀。
由於售價低、研發成本高,以及擔心可能的訴訟官司,幾乎所有的大型藥廠在 80-90 年代都放棄了疫苗製造這一塊領域。默克製藥的前研究員 Alan Shaw 就表示:「疫苗研發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現在,大藥廠重新進入疫苗研發領域,主因在於疫苗價格上漲、研究員開發新技術改善產品。例如,默克製藥為人類乳突病毒研發的 Gardasil 疫苗每劑要價高達 130 美元;另外,惠氏研發的肺炎疫苗每劑也要 84 美元。
默克製藥疫苗和感染疾病研發部主管 Margie Mcglynn表示:「其他公司現在皆為他們錯過擁有巨大商機的疫苗研發領域,懊悔不己。」
在美國市場中,Afluria 成人流感疫苗有 8 成是由默克製藥售出。
流感疫苗一劑平均為 10-20 美元。雖然售價低廉,分析師認為製藥公司反而因此偏好流感疫苗,因為流感疫苗可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入。
根據疫苗製造龍頭 Sanofi-Aventis 估計,在 2012 年疫苗市場銷售金額可望達到 215 億美元。
疫苗製造,對看好巴西、中國等新興市場成長的製藥公司特別具吸引力。因為,政府需要疫苗以保護人民免於流感有可能大爆發的威脅。
製藥廠同時也看好其他疫苗的價值,因為一劑不到 10美元的防疫疫苗,可以讓人免去更多看醫生的費用。而且,製藥業也認為,銷售疫苗的相關企業可以因此連帶提昇其他產品的銷售。
嬌生將和 Crucell 聯手研發抵抗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嬌生的全球製藥研發主管 Paul Stoffels 認為,若能研發出一種通用於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以後就沒有必要每年更換疫苗,而且也許也不需要每年注射疫苗。
不過,疫苗仍為這些製藥業帶來風險。有些律師試圖規避政府費力成立的機構,像是可以讓製藥商免於疫苗相關訴訟的美國疫苗法庭 (vaccines court)。
另外,俄羅斯等外國政府也會促使藥廠低售價。而且,儘管技術已有改良,但是製造疫苗仍是相當困難和複雜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就是一例,其製造過程相當困難,必須要在雞蛋內部製造。
儘管如此,在未來幾年應該還是可以看見許多大型製藥廠和小型疫苗研發商結盟的交易。建議大藥廠擴大疫苗市場的分析師 Holger Rovini 指出,現在市面上能夠收購的公司已經不多了,餘下值得收購的目標就屬主要生產 H1N1 疫苗的貝克斯特國際 (BAX-US;Baxter International)。
Baxter 的發言人對此尚未發表意見。
對亞培來說,疫苗部門僅是與 Solvay 交易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在宣布交易時,亞培執行長 Miles White表示,他希望可以收購整個製藥資產,包括膽固醇藥品、荷爾蒙療法、治療高血壓和帕金森氏症的藥物。他認為這將有助於消除有關公司未來獲利成長的疑慮。
分析師們特別關注亞培對於關節藥物 Humira 依賴的程度,Humira 每年可為亞培帶來 15% 營收,不過最近幾季銷售成長明顯趨緩。
不過,多數意見對於亞培併購 Solvay 仍持正面態度。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