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中投二號現身 國新公司亮相五礦整體上市平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整體上市舉措已證明,國資委新成立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有“中投二號”之稱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已正式運營。

據中新網12月21日援引21世紀經濟網報道,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五礦)的整體上市舉措已證明,國資委新成立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有“中投二號”之稱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新公司)已正式運營。12月20日,本報記者從五礦一位內部管理人士處獲悉,在五礦整體改制后成立的整體上市平臺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股份)中,國新公司占2.5%股權。本報記者了解,這是傳言多時之后,國新公司首次公開亮相。

記者還從國資委了解到,國資委將在本周舉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屆時,國資委將宣布國新公司的運營情況及具體組織構架。

據本報記者了解,國新公司出現在五礦股份股東席位上,實際上暗存國資委探索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新嘗試。在此之前,國資委除了通過集團公司間接持股外,尚無其他渠道持有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股權。


這同時也意味著,五礦發展將成為國新公司第一家明確持股的大型央企。五礦上述管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五礦有望在明年實現整體上市,整體上市模式暫定為A+H模式。

除了五礦,國資委還將在明年推動10-15家央企實現整體上市。而央企大規模整體上市,標志著國資委以“進一步推進國有大企業的市場化”為方向的第二組國資改革獲得實質進展。

國新公司持股2.5%

12月16日,五礦股份在北京掛牌成立。來自五礦的新聞稿內容顯示,五礦股份是五礦作為主發起人,聯合中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下稱五金制品)及其他戰略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總股本為246億股,其中,五礦占比96.5%,五金制品占比1%,其他戰略投資者占比2.5%。

本報記者獲悉,上述“其他戰略投資者”就是國新公司。

國新公司是國資委即將掛牌成立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也是國資委推動國資改革的最新嘗試。

根據國資委對國新公司的定位,國新公司主要是幫助劣勢企業退出。將被裝入國新公司的央企所具有的共同特點是:經營比較困難,手上又沒有足夠資源,有好的業務板塊但缺乏資金做大做強,不好的業務板塊也沒錢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

這也意味著,國新公司將在央企重組中作為一個“資產退出和拋售”平臺,而不會僅僅停留在國資委旗下另外兩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誠通集團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資產托管”角色。

然而,國新公司直接持股五礦集團整體上市平臺五礦股份2.5%股權,也使得國新公司的功能定位超出了市場預期。

五礦是國資委“2004-2006年”、“2007-2009年”兩個任期考核中的“雙A”企業,被國資委列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模范企業。

國資委持股新模式

國新公司的定位,除了“資產退出和拋售”平臺,還是國資委操作持有上市央企股權的新工具。

上述五礦管理人士表示,國資委持股五礦發展,或為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央企股權的試探性工作。而今年以來,國資委已針對大型央企展開直接持股對象的篩選工作。

2009年,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曾對媒體表態,“經過三年研究,國資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已經沒有法律障礙,將于2010年正式實施。”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國資委曾考慮在華潤集團和五礦集團中進行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的試點工作。

據本報記者了解,盡管國資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已無法律障礙,但2009年5月1日實施的《企業國有資產法》并沒有明確國資委的市場身份,這意味著,如果發生糾紛,其他市場主體是提起行政訴訟還是提起民事訴訟,并沒有依據。因此,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尚缺乏一個明確的身份。

此外,國資委如果身兼監督和資產運營的角色,工作目標難以明確,持股上市公司后,很難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原則。

國新公司的成立,則為國資委持股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純粹的股東身份”。

據本報記者了解,國資委當初成立“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這個介于國資委和央企之間的“中間層”,授權它們經營國有資產,目的就是起到政企分開的作用。

“國新公司是一個企業法人,以盈利為目的,有直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的資格,可以去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無須擔心發生國資委自己監督自己的問題。”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一旦五礦實現整體上市,國資委在持股操作上,就為“國資委通過集團公司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和“國資委通過國新公司持股上市公司”兩種模式并存,而“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模式尚缺乏條件實行。

目前,“國資委通過集團公司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是最普遍的一種模式。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也將是一個過渡模式,未來國資委將逐步去掉以集團公司形式存在的殼公司。
上述人士還表示,國資委通過控股國新公司,然后通過后者持有各家上市央企股權,這一模式或將逐步推廣。

A+H整體上市模式

上述五礦管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五礦暫定的整體上市模式為A+H整體上市。其整體上市模式符合國資委目前的改革思路。

本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大型央企現在的改革方向是整體上市,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整體上市將選擇“境外加境內”,即A+H股模式。

實現整體上市后的央企,體制規模“很可能就是一個干干凈凈的上市公司,沒有集團公司、不背存續企業,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運營”。

上述五礦管理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五礦整體改制持續了近兩年時間,改制后,集團主營業務改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物流、金融、房地產、科技六大板塊。

實際上,今年3月份,五礦總裁周中樞接收本報記者專訪時就表示,五礦正在為整體上市做改制工作。

以五礦旗下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礦產)為例,中國礦產原來以貿易為主業,改制后,中國礦產的主營業務變更為黑色金屬資源開發,貿易劃歸物流業務板塊。

周中樞表示,目前,五礦的規模實力和內在素質已經達到了整體改制要求,發起設立股份公司符合國務院關于加速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有利于企業在新的發展平臺上進一步整合內外部資源,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經營管理機制,持續推進戰略發展和管理變革。

五礦的整體上市將涉及旗下10家上市公司:五礦發展(600058)、五礦建設(00230.HK)、五礦資源(01208.HK)、湖南有色(02626.HK)、株冶集團(600961)、*ST中鎢(000657.SZ)、金瑞科技(600390)、*ST關鋁(000831.SZ)、廈門鎢業(600549)、Abra Mining Limited(AII.AU)。

上述人士表示,五礦股份將為A股整體上市平臺,五礦資源則可能為H股上市平臺。

另外,本報記者還獲悉,除了五礦之外,中國化工集團、中鋼集團都有可能成為國資委持有上市公司的試點對象,模式類似五礦,都將通過國新公司持股。但該消息未經上述兩家企業證實。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