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土地低價成交成主流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年是全國土地市場極為冷清的一年。自2010年開始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在2011年得到進一步深化和落實。土地政策與樓市調控雙管齊下,房地產市場進入了罕見的低潮期。

近年來,在我國土地制度的沿革中,土地出讓金為地方政府聚集了巨額的可支配財力,特別是2007年至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逐年攀升,成為地方財政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土地市場的冷清直接導致地方財政“吃不飽”。

土地出讓金降一成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信息中心監測數據,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9052.3億元,同比減少11%。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12666.8億元,同比減少23%;商業用地4248.7億元,同比增加24%;工業用地1947.1億元,同比增加38%;其他用地189.7億元,同比增加43%。


以上數據顯示,盡管住宅類用地出讓金減少,但依然是土地出讓金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總額的67%,而成交量減少和成交單價下降是住宅類用地出讓金減少的主要原因。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的土地成交樓面均價為105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7%。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的成交樓面均價為1467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2%。

然而,在受政策影響較大的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商業用地受到熱捧,其出讓比重大幅增加。

2011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前十名的城市,其出讓金累計達7905.1億元,占130個城市總額的41%。與2010年上榜城市土地出讓金均同比大幅增加相比,2011年上榜城市多數出現同比減少。其中,上海的土地出讓金為127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但與上年相比減少了16.1%;北京的土地出讓金1055億元,同比減少35.7%,降幅明顯;2010年排在第三的大連在2011年降幅最為明顯,出讓金總額僅占上年的四成。

在2011年出讓金上漲的城市中,昆明可謂一枝獨秀,其土地出讓金為557.5億元,同比漲幅高達147.6%。沈陽土地市場也在2011年發力,土地出讓金總額為630.5億元,同比上漲90.3%。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和深圳依然無緣前十。深圳2010年全年土地供應較少,土地出讓金僅為155.04億元,2011年供應量有所增加,土地出讓金也隨之漲至192.4億元。廣州可謂是放量供應,但土地成交狀況一直沒有起色,地塊流拍、延期不斷,2011年土地出讓金為303.5億元,同比減少23%。

宅地供應比重明顯減少

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的土地供應量上漲。全年共推出土地32242宗,總面積13735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6%。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9999宗,面積49535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1%;商業用地5279宗,面積1487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工業用地16353宗,面積7024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2%;其他用地611宗,面積270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8%。

由此觀之,2011年土地供應結構變化明顯,住宅類用地供應量占總量的36%,較2010年43%的比重明顯減少。2011年土地供應量上漲主要是受工業用地與商業用地增加的影響。

雖然供應量上漲,但卻難以掩飾土地市場的冷清,地塊以底價、低價成交成為土地市場的主旋律。全年各類型土地溢價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住宅用地降幅最為明顯。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為12%,較去年減少1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平均溢價率為13%,較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商業用地平均溢價率16%,較上年下降4個百分點;工業用地平均溢價率2%,較上年減少1個百分點;其他用地平均溢價率3%,較上年下降6個百分點。

北京中原地產的分析稱,全國性的樓市調控見效,房產交易的低迷傳導至土地市場,使得年末集中出現土地流拍、流標現象。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主要130個城市的土地流拍、流標達900宗,比2010年的280宗上漲2.2倍。其中,居住類流標達420宗,比2010年的130宗上漲了223%。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新房銷售受阻,庫存大增,已出讓的土地頻頻延遲開工已成為房企無奈的選擇。資金壓力較大,目前開發商能夠利用的大部分融資渠道幾乎都已被政策堵死,使得土地市場愈發冷清。此外,土地價格并未明顯降低、政策預期依然趨緊也是造成全國土地市場趨冷的原因之一。

中國指數研究院江浙分院研究總監曹旭東認為,在當前嚴峻的市場環境及政策環境下,即使政府加大土地供應,也難以激發開發商的拿地熱情,土地市場的復蘇有待時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