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增發與募資用途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問:增發價是多少?認購代碼是多少?
答:本次發行價格為19.43元/股。本次發行向原A股股東優先配售。公司已發行A股全部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原A股股東最大可按其股權登記日2009年10月28日(T-1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持股數量以10:0.8的比例行使優先配售權,即最多可優先配售3,594.24萬股,占本次發行最高數量5,000萬股的71.88%。公司原A股股東通過網上專用申購代碼「700267」,申購簡稱「海正配售」行使優先配售權。公司原A股股東放棄以及未獲配售的優先配售部分納入剩餘部分按照本公告的規定進行發售。
本次發行原A股股東的網上配售代碼為「700267」,配售簡稱「海正配售」,社會公眾投資者網上申購代碼為「730267」,申購簡稱為「海正增發」。
問:公司此次發行的具體時間安排是怎樣的?
答:T-2(2009年10月27日)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發行公告》;T-1(2009年10月28日)網上路演、股權登記日;T(2009年10月29日)網上、網下申購日;T+1(2009年10月30日)網下申購定金驗資;T+2(2009年11月2日)網上申購資金驗資日,確定網上、網下發行數量,確定網下配售比例和網上中籤率;T+3(2009年11月3日)刊登網下發行結果及網上發行中籤公告;T+4(2009年11月4日)刊登網上中籤結果公告,網上申購資金解凍。具體請詳見《發行公告》。
問:公司為什麼要投資建設富陽的抗寄生蟲藥用項目?
答:本次所投抗寄生蟲藥物項目資金主要用於:一,對新產品生產的產能擴充;二,提高生產設施GMP的標準;三,滿足國外客戶對環保,健康,安全體系的高標準要求。
問:此次為什麼要進一步擴大柔紅黴素的產能?
答:原因一:現有柔紅黴素的產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柔紅黴素是生產阿黴素、表柔比星、伊達比星、吡柔比星等蒽環類系列產品的前體,目前柔紅黴素的產能僅能滿足阿黴素和表阿黴素的生產耗用。隨著新產品伊達比星、吡柔比星等銷售量的快速增長,現有柔紅黴素的產能已無法滿足下游產品增長的需求。
原因二:伊達比星、吡柔比星、比卡魯胺、來曲唑等一系列新產品需要建立專用生產線,以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原因三:需要建設高標準的生產設施來獲取高端客戶的訂單。
國際著名製藥企業對抗腫瘤藥EHS有很高的要求。此次技改項目完成後,將建立符合國際著名醫藥企業高標準要求的生產設施,以獲取更多的訂單。
經營管理
問:甲流肆虐,作為能生產達菲中間體的企業,有沒有生產治療甲流藥物的計劃和實力?
答:有。2009年10月26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了《關於下達收儲磷酸奧司他韋關鍵中間體環氧化物生產計劃的通知》,通知內容為:「根據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需要,現將增儲磷酸奧司他韋關鍵中間體環氧化物20噸的生產計劃下達你公司。請抓緊組織生產,於2009年12月31日前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
問:公司上市以來分配情況如何?
答:公司非常重視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自上市以來每年均向股東進行現金分紅,上市以來已累計派現33,758.40萬元。公司今後將繼續提高盈利能力,以保證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問:公司有哪些競爭優勢?
答:公司目前具有以下競爭優勢:
1、富於國際化視野和卓越醫藥行業從業經歷的管理團隊始終堅持全球化戰略。
2、國內首屈一指的研發實力造就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多系列梯度產品優勢,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大,2006-2008年年均研發費用超過1.25億元,占同期本部銷售收入的比例三年平均達到9.5%以上。
3、領先的藥政註冊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和EHS體系成為持續拓展國際業務的堅強保障。
4、多優勢領先的聚焦高利潤藥政市場的原料藥製造企業。公司是世界上少數幾家具備大規模生產複雜的、基於發酵的產品的生產商。在半合成系列產品領域具有強大的優勢。公司的發酵能力達到8,000立方米(本次增發建設項目完成後,發酵能力將超過10,000立方米),且具有通用性,可根據市場需求調節製造同一類的產品。
5、公司已成為國際著名製藥企業在國內首選的合作夥伴之一。憑借優秀的產品品質和滿足客戶需求的多樣產品組合、在國內同行業中顯著的研發優勢、在歐美醫藥市場上的藥政申請能力、領先的EHS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規模化和持續技術改進帶來的低成本優勢等,公司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全球著名製藥企業的認可。公司與多家國際知名的原研藥、仿製藥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公司業已成為全球著名制劑生產企業在中國的首選原料藥合作夥伴之一。
6、縱向垂直一體化優勢打造出的聚焦高毛利、高增長潛力產品的國內制劑業務。借助原料藥的研發能力和質量保證,公司順利實施了產品線向下游制劑的縱向延伸,逐步完成了從原料藥業務向原料藥、制劑業務並重的轉型。近年來制劑業務增長迅速,2008年對公司利潤的貢獻已達到50%,毛利率達到82%。目前公司繼續借助自身原料藥的優勢,集中精力發展公司的專業製藥特色,聚焦高毛利、高增長潛力的產品領域,加大市場開發力度。
問:請問公司主要經營的產品是什麼?
答:目前,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原料藥的生產與銷售、制劑的生產與銷售和第三方藥品分銷。
1、原料藥業務:主要是特色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銷售。
2、制劑業務:主要是抗腫瘤(包含白血病治療藥物)、抗感染、心血管、免疫抑制劑、內分泌調節劑、骨科用藥等制劑產品的生產銷售。
3、第三方藥品分銷業務:控股子公司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代理第三方藥品的銷售,主要是外資公司的藥品在浙江省醫院的銷售和其他醫藥商業的調撥。
問:能否介紹一下海正的產品結構和利潤構成?
答: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1)原料藥API產品,以出口國際規範藥政市場為主;(2)自有品牌制劑的生產銷售,以國內市場為主。
從主營利潤構成上看,原料藥是公司的基礎和核心業務,其業務利潤占公司業務利潤的比例很高,2006年、2007年均達到50%以上。2008年以來隨著自產制劑和第三方藥品銷售規模的擴大,原料藥的主營業務利潤占比雖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40%左右,仍是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2009年1-6月,原料藥業務實現主營業務利潤18,561.55萬元,占主營業務利潤比重達到40%。
問:公司在抗腫瘤藥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哪些公司?這個領域的進入門檻高低情況如何?
答:海正藥業不但是國內知名的抗腫瘤藥生產企業,而且在全球具有較大的知名度。我公司抗腫瘤藥以蒽環類為主,進入門檻較高,國內競爭對手不多。近年投放市場的治療白血病的藥物,海正藥業目前有2個國內獨家品種,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經典的抗腫瘤基本用藥,如多柔比星、絲裂黴素、阿糖胞甘、甲氨蝶呤、放線菌素D等,海正藥業在國內市場領先。
問:公司高研發費用的效果如何?
答:研發費用所佔銷售收入比重高是行業慣例:醫藥行業的產品生命週期較短,更新換代快,通過研發不斷推出高毛利率的新產品是醫藥公司極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歐美發達國家專利藥企業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0%以上,與海正藥業類似的印度、歐美仿製藥企業,該比重也基本在10%左右,海正藥業研發費用接近該水平。
公司研發投入為公司帶來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強大研發實力打造出的多系列梯度產品組合,保證了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並可幫助公司抓住專利藥到期的機會贏得先發優勢並獲取高回報。
(2)強大研發實力使公司產品能進入高毛利的歐美規範藥政市場,公司在美國申報的藥品管理主文件(DMF)排名亞洲前十,中國第一。
(3)強大的研發實力打造的技術優勢結合強大的發酵與合成能力,造就了公司顯著的低成本優勢,公司毛利率水平不斷提高。2006年-2008年產品的毛利率數據(2006年37%,2007年43%,2008年48%)
公司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國家第一批儲備藥物達菲中間體任務,說明公司具備研發、產業化能力的優勢。
未來發展
問:請介紹一下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趨勢?
答:2008年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提出了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等整體框架,對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等內容進行了討論。經過廣泛的討論、修改及完善,2009年1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今後3年的階段性工作目標——「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可及性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標誌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了深入發展的歷史階段。製藥行業成本壓力繼續保持市場競爭仍然激烈,中國製藥業的創新藥還沒有形成主流,市場仍然以仿製藥為主。因此,以仿製藥為主體的中國製藥企業仍然會保持強烈的增長勢頭。國內國際市場的需求將隨宏觀經濟的復甦成增長趨勢。
問:醫改及對公司的影響估計有多大?
答:我們認為醫改對我公司有正面影響。這對擴大公司的銷售,提高經營業績有較大的幫助,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好。海正的全球產量最大的辛伐他汀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海正的產品大部分在國家甲/乙類目錄中和「新農合」的目錄中。海正有較多的經典基本治療藥物,特別是抗腫瘤的多柔比星、絲裂黴素、阿糖胞甘、甲氨蝶呤、放線菌素D等,隨著醫改的推進今後進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幾率比較大。
問:介紹一下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
答: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是成為全球領先的原料藥製造商,同時聚焦優勢領域開發國內制劑業務並在中期拓展國際制劑市場。
問:公司在原料藥出口方面將來會不會有大的提升?
答:原料藥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公司將進一步篩選高毛利、高技術壁壘的原料藥產品的生產並加強與國際合作夥伴長期合作關係,同時我們也將逐步提高制劑在整體業務收入中的比重,做到原料藥與制劑一體化。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