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引地產界集體躁動 深圳樓價或遭抑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11-27 09:52
《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將把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的深圳,對於城市空間的利用發揮到極致,一批地產公司將從中受益。專家認為,此舉或對深圳的高房價有一定抑製作用。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27日報導,一紙即將從12月1日起實施的《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讓深圳地產界集體躁動。
該辦法的實施,將把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的深圳,對於城市空間的利用發揮到極致,一批地產公司將從中受益。專家認為,此舉或對深圳的高房價有一定抑製作用。但對於那些只能以“招拍掛”模式拿地的房產公司,該辦法的實施,帶來的或許更多是衝擊。
【新規解讀】
開發商拿地模式有重大突破
12月1日,《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以下簡稱《更新辦法》)將正式實施。專家分析,它意味著深圳的城市發展,正由過去的以增量土地開發為主向存量土地“再開發”為主的轉變邁出了重要一步。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也剛剛確定了以“部市共建”的方式,將深圳市確定為城市更新的試點城市,寄望深圳先行試點,為全國提供經驗。
“新政”兩大突破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由於深圳的城市發展迅猛,現代化的城市建築群中,遺留下來大量的城中村和舊工業廠房。這些舊建築的改造,成為困擾深圳市政府多年的“頑疾”;另一方面,深圳市中心區目前土地開發趨於飽和,關內土地稀缺,房價飛漲,如何更好地將寸土寸金的土地加以合理利用,也是政府考慮的問題之一。
《更新辦法》由此應運而生。“為規範城市更新活動,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土地、能源、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成為其主要目的。
據專家解讀,《更新辦法》有如下重大突破:一是明確原權利人可作為更新改造實施主體,改造項目無需由“發展商”實施,同時政府鼓勵權利人自行改造;二是突破更新改造土地必須“招、拍、掛”出讓的政策限制,規定權利人自行改造的項目可通訊協定出讓土地。此外,《更新辦法》還明確了更新改造的地價收取標準。
據悉,《更新辦法》出爐之後,規劃已獲批准的25個更新改造項目,將在近期辦理完土地等相關手續後進入具體實施階段。這25個更新改造項目,涉及總用地面積109.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7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202萬平方米左右。
此外,《更新辦法》突破了原有的框架範圍,將更新改造範圍擴大到舊工業區、舊商業區、舊住宅區、城中村及舊屋村等所有城市更新活動。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對《更新辦法》的實施給予肯定。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這是從深圳的市情出發而採取的一項新政策。深圳土地十分有限,現在必須通過自身擠壓的辦法來騰出空間。而《更新辦法》將最大限度、最高效地利用城市空間。”
實施仍存難度
“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可能會製造新的不公平、不合理。”對於在《更新辦法》執行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宋丁指出,“在這個過程中,加強監管最為重要。一方面要讓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有效利用,減少在過去發展中所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新的問題出現,也應該有明確認識,及早補救,有效減弱有可能帶來的震盪。”
中金公司的觀點認為,《更新辦法》執行尚有難度,該辦法規定拆除重建類更新項目應當嚴格按照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城市更新年度計劃的規定實施,因此開發的節奏和進度依然在政府掌控之中。同時該辦法依然面臨拆遷難的問題,背後的核心在於拆遷成本過高,所以要協調各方利益,即使通過通訊協定的方式仍很困難,仍需要政府的支援。而且項目再開發建設最重要的是土地性質的改變和容積率的提高,該辦法並未規定具體的操作程式細節,能否突破還需要看執行情況。
《更新辦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其中針對“城市更新可以不用招拍掛,變相式通訊協定用地又被允許”這一點,便有聲音質疑道:“一方面將快速推進存量土地的盤活,另一方面也可能會產生權力尋租、暗箱操作等問題”。在新浪網針對該辦法所進行的在線調查中,54.3%的網友表示,不應該允許通訊協定出讓。
對此,宋丁稱:“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可能也確實能解決深圳面臨的問題。”他進一步解釋,因為舊房拆遷、城市更新的成本很高,如果一直按“招拍掛”方式進行的話,將會創造出更高的土地價格。最終可能沒有開發商願意去做這麼高成本的生意。而如果把開發出來的產品定位在很高的價格上,又不一定能得到市場消化。這些現象敘述,傳統的“招拍掛”模式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需要嘗試一些新的模式去解決問題。
“有力的執行,才能夠保證政策的最終效果。”宋丁最後強調指出。
【市場影響】
地產商或現“冰火兩重天”
《更新辦法》尚未正式實施,但其“威力”已經在證券市場上先行體現。從近期股價表現來看,深天健、深長城、深華發等眾多深圳本地房地產企業均被市場熱烈追捧,股價連續大漲。
地產公司“冷熱不均”
昨日(11月26日),包括世紀星源、深華發、深天健在內的8家深圳上市公司齊齊發佈公告,敘述上述新規對公司的影響。
世紀星源稱,公司已根據新規申報了所屬南油地區福華廠區的更新改造申請(更新改造項目佔地4.27萬平方米,擬申請建設住宅12萬平方米、商業3萬平方米),該申請尚需政府相關部門批准。
*ST華控也表示,目前公司位於深圳市內的工業土地佔地約20萬平方米,公司正在密切關注政策動向,積極研究這些地塊功能改變的可能性。
深長城、深賽格、深天健等公司均表示,具體的更新改造成本和收益仍具有不確定性,公司目前無法做出明確判斷。
深華發表示,公司存在部分土地可由工業用途轉變為商業用途。公司已於11月24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進行上述項目的開發建設。
分析人士認為,在《更新辦法》出爐後將會有更多企業展開行動,深華發僅僅是個開端。
聯合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根據《更新辦法》中的相關原則,原先就擁有一些舊廠房或舊工業園區的公司將從中顯著受益:第一,可確保這些公司仍擁有這些將被改造的舊廠房、舊工業園區的產權;第二,躲過了“招拍掛”制度下高昂的地價;第三,改造後升值的土地價值,仍將留在這些公司手裏。無疑這類手握舊廠房或舊工業園區的公司將是《更新辦法》的最直接受益者。
但另一方面,那些沒有舊廠房或舊工業園區等形式的“存量土地”,只能以“招拍掛”形式拿地的房產公司,《更新辦法》的實施,對他們的影響或許更多的是衝擊。因為這意味著,可能在同樣的區域,兩種方式拿地的成本會有較大差距,這也將使得這類公司的產品銷售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或可平抑深圳高房價
房價是《更新辦法》公佈之後,購房者最為關注的話題。多數購房者和專家認為,“新規”會對房價有一定抑製作用。
新浪樂居一次有2014位網友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52.4%的網友認為,土地被盤活能起到平抑深圳房價的作用。
智多盈投資分析師餘凱計算,這些更新項目相當於深圳近幾年新增供應量的三成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住房供應結構、紓解市場新增供應不足和區域佈局不平衡的情況。結合遠期來看,通過存量土地的盤活和挖掘,能夠釋放出來的商品房供應可能會達到數千萬平方米之巨。另外,由於在未來10年間深圳要完成大部分的城市更新,因此,這數千萬平方米的住房,可能大部分也會在未來10年逐步釋放,這意味著深圳未來每年都可能有數百萬平方米的住宅,通過城市更新釋放出來。此舉有望扭轉深圳商品住宅新增供應短缺的狀態,為深圳住宅新房市場持續地注入大量的新增供應量,對於平衡供需關係有積極的意義。
宋丁指出,深圳之所以實行 《更新辦法》,也是將房價考慮在內的。
財富同道會首席經濟學家王亮分析認為:“首先是大量的土地供應將會給深圳的房地產市場作為補充;另一方面,通訊協定出讓也將會降低土地成本,進而減少轉嫁到房價上的壓力。總的來說,《更新辦法》的實施,將一定程度上堵住房價持續上升的通道。”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更新辦法》對於房價的影響並不大。廣發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沈愛卿向記者表示:“《更新辦法》實施後,更新的土地中最終轉化為房子的規模尚不確定。而且,轉化的過程也需要時間,這個過程實際上十分緩慢,對於市場而言影響甚微。退一步講,再怎麼更新、改造,深圳的土地也所剩無幾。”不過他強調,《更新辦法》對一些公司還是較大的利多,特別是工業土地存量較多的公司。
(李雲靜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